读书笔记

流浪地球2观后感1500字左右

admin2023-02-11 15:43:38.0观后感708

  疫情三年,去电影院的次数屈指可数。终于全面解封,终于等到有时间去观影,却又陷入了选择困难症。是去看老谋子的新作《满江红》呢,毕竟含“腾”量那么高,加上预告片上那几个超大的“笑到最后”的字眼,充满了诱惑;还是看前作口碑炸裂,既是续集也是前传,既有传承又有突破,还有吴京、刘德华双主角加持的《流浪地球2》;亦或是上世纪20年代开始,那群奋战在上海、周旋于重庆、汪伪、日本间谍机构之间的《无名》者们;以及误打误撞交换家人,开启一段有笑有泪的奇幻之旅的《交换人生》,踌躇之际,媳妇已经买好了票,把我拖进了《流浪地球2》的放映厅。

  回想起2019年,电影《流浪地球》上映,宣告了国产电影开始进军科幻主题,这个此前被好莱坞大制作霸占的板块。从一开始的被外界不看好,并被冠以“小破球”的名号,到后面的票房口碑双赢,成为“打开中国科幻电影”的力作,《流浪地球》的主创团队用这个全新的IP,没有先兆的打破了好莱坞把持的科幻“霸权”,犹如星爷电影中那招从天而降的“如来神掌”,横空出世。
流浪地球2
  不同于前作冷峻的末日场景,这一部的特效风格更为酷炫壮阔。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第一次看到那个连接地球和空间站的太空电梯,绝对是我在大银幕上见过的最令人难以置信、瞠目结舌的布景。以至于后面的太空电梯遭受到反对者的攻击时,如流星般从失去重力的外太空坠落到大气层,因为速度太快和大气产生的摩擦导致的电梯客舱摩擦形成的火球,细节的逼真程度让人看得直呼过瘾。

  还有无人机群大战那一段,支持数字生命计划的反派恐怖分子通过篡改、入侵网络的手段,将无人机群控制,疯狂攻击太空电梯。当整个天空被数以万计失控的无人机群占领,航空兵驾驶战斗机奋起反击,那一刻,无论是单兵武器的展示,还是弹道轨迹以及爆炸特效的呈现,无不异彩纷呈,让观影的我们,看到拳拳到肉真实对决的同时,也在感叹中国科技的琳琅满目。

  影片的最后一个high点,我觉得应该是行星发动机。图恒宇涉险论证了数字人生的可行性,在最后一刻联通网络,完成了三万台行星发动机点火的任务,推动着地球驶离太阳系。同一时间,二百多名老航空兵引爆布设在月球上的核弹头,促使月球向内核爆。一边是万台发动机轰鸣的壮阔,一边是月球陨落的悲壮,这是何其震撼的情景,足以让每一个认真观影的观众引起共鸣。

  或许有人会说,这就是部商业片,充其量也就是展现了国产科幻电影的成功与进步,那些让人瞠目结舌的大场景,都是通过电脑合成的影像技术,满满的黑科技而已。放在以前,这些场景,要么通过外资团队来完成,要么就只能由西方的电影来呈现,中国电影这么拍,是想都不敢想的。可是放在今天,这些电脑中呈现的科技元素和场景,看起来却是那么的自然。现今的中国,有实力也有能力做到。浩瀚的太空中,有中国自主研发的天宫空间站,因而电影中出现空间站,甚至太空电梯就显得自然而然;现阶段的中国“打卡”月球几乎是常态化的操作,今年还将有序推进探月工程四期工程,包括嫦娥六号、七号、八号任务,加上此前中科院曾说过的月球基地计划,让月球基地拍起来才那么的顺理成章;作为联合国五常之一的中国,作为外交官的周喆直才能在联大会议上说出那些斩钉截铁的话语;加上中国实至名归的“基建狂魔”称号,也让万座行星发动机建造变得胸有成竹。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所以,我们更应该感受到大荧幕背后展现出来的大国崛起和强大!

  整整三个小时的电影,让人血脉喷张,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的同时,也让我更加期待第三部,会有怎样的惊喜呈现。毕竟,第一部炸木星,第二部炸月球,第三部会炸什么?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