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悲惨世界读后感1200字

admin2022-08-10 18:08:25.0读后感569

  生活本身就是起起落落,苦难连着苦难,如影随形。但最难能可贵的,是不管世界多么悲惨,我们仍旧能在绝境中,保持不甘沉沦、自我救赎的勇气。

  《悲惨世界》——悲惨的世界,世界的悲惨,书中到底有一个怎样的悲惨世界?在书中,我透过冉•阿让的眼睛,看到了另一个世界,感受了别样的经历,体验到了生活刻骨铭心的压迫感。

  主人公冉•阿让很小的时候就成了孤儿,所以小小的他就担起了挣钱的责任,当上园丁。但他不仅要养活自己,还要养活一个孀居的姐姐和她的七个孩子,冉•阿让靠打工赚取的微薄的薪资艰难的撑起这个家。可就在一个冬天,冉•阿让被解雇了,水彻底断了流,没有了经济来源,这给一个贫穷家庭房檐上的雪又镀上了一层寒霜。

  我不禁想:好像人生绝大多数苦难,都源于没有钱。

  “有一天我站在一个橱窗前,一个摆满面包的橱窗,我和饱腹之间,只隔着扇窗,就这么简单,于是我打破它,拿到了我想要的。”
悲惨世界
  没错,眼前的橱窗——摆满面包的橱窗,打破它!没有工作,没有钱,可冉•阿让不忍看着姐姐的孩子活活饿死,就从街上偷了一块面包,但就因为这一件事,年仅十七岁的冉•阿让入狱了,被判了五年,因为后来越狱三次,加刑到了19年,五年青春值一个面包钱,可17岁的孩子用了5年的青春,没换到一个面包,也换不到一点人间温暖,这是人性的辛酸!

  看到这,我很难相信雨果是个浪漫主义作家。在他笔下,我只看到了满页真实的苦难,悲惨的人构成的悲惨的世界——偷面包的冉•阿让、沦为妓女的芳汀、自私贪婪的德纳第、年老的马伯夫……

  我盯着这本书想:让这些所谓的弱者、失败者不择手段的原因是什么?也许只能怪这弱肉强食、不尽人情的社会,让底层人翻不了身,让高层的人更加自傲。

  19年后,冉•阿让出狱,因为留了案底,一张黄色通行证让他不受待见,饱受歧视。在这样的社会中,冉•阿让心里蒙上了层黑纱,本对生活没有了希望,可后来他又遇到了主教,主教收容了走投无路的冉•阿让。

  就在收留他的那个夜晚,冉•阿让觊觎主教家的银器,把它偷去,在半夜里逃跑了。但跑出去没多久就被警察抓到了,因为警察识得那银器,也识得冉•阿让,想必肯定是偷的,后得意洋洋把他送到主教家里邀功。

  读到这时,我心里一紧,两天后才再次翻开,我不想面对还没上岸又被推下水的转折,好像现在我成了那个冉•阿让,被生活压的喘不了气,被这个世界挤到谷底,面临着再次返回监狱。

  可没有想到的是,主教不仅不计前嫌,反而将那一对银制烛台送给了他。不但警察不能理解的离开了,冉•阿让也是疑惑、愧疚又感动。

  “答应我一定要把这些钱用到好的地方。把这些银器卖掉,用这些钱让自己过得好一些。”

  几个银器,只是富人家常见的装饰品,这种博爱(也是力所能及的爱)能拯救,改变另一个人,当世界观扭曲的时候,这种无私的爱显得那么格格不入又高尚伟大,使世界都变得温暖。

  主教的爱感化了冉•阿让,把他拉向了另一个世界。

  后来的冉•阿让助人为乐,成了受人爱戴的市长,芳汀为了女儿献出生命,她很可怜,但我更多感慨的是她的善良,她是位伟大的母亲。

  主教、冉•阿让、芳汀都是善良的人,他们用着自己的爱心暖化着自我的悲惨世界,世界上也正是有了这样的人去点缀,更多人的世界才变得温暖。

  在故事的结尾,雨果问:“冉•阿让真的死了吗?”

  不,他在我心里不会死,因为他不甘沉沦的勇气,为世界添了一抹关怀,在更多的人心里竖起了善良的丰碑。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