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3000字

admin2022-12-02 16:04:56.0读后感600

  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曾听说过一些效应,比如说“蝴蝶效应”“破窗效应”,当时也就听听,也没太放在心上,自参加了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之后,让我眼界大开,什么破窗效应、首因效应、南风效应,我当时就懵了,还有这么多效应,真是孤陋寡闻,闻所未闻,不仅让我重新审视自己,作为一名新时代的班主任,就应该自觉提升专业素养,要多学习,多提高自己。是呀,在这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不学习就得落后,不学习就会停滞不前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书柜里发现了刘儒德教授编写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本书,这不就是大家所说的各种效应吗?我欣喜若狂,迫不及待地打开书,浏览起来。一篇篇文章读下来,顿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而且学习到如何在教育教学中,以及平日学生管理方面运用科学的手段去解决问题。

  一、初识效应

  心理学的规律、效应和法则汗牛充栋,《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经过精心挑选、反复讨论,最终确定了66条,并将它们分为教学、教育和管理三部分,以适用于教师的不同方面的工作,在体例安排上,在每篇文章的正文前面,都呈现一个经典的实验、故事或者问题情境,以激活读者的先前知识经验,唤起读者探究正文的兴趣。这样一来,心理学的科学性、严肃性就不那么强烈了,而是用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来介绍、演绎他们,那么我们就能充分激活自己熟悉的先前知识经验,去解释、建构它们,生成自己的理解,从而受智慧的启迪、心灵的震撼。现在教育部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重视程度已提上日程,新时代的家长、教师们都特别重视孩子的心理问题,急需心理学的科学指导、引领,近年来,教育类报刊上频繁出现将心理效应应用于教育的文章,甚至有些文章出自教师证之手,足见心理效应与教育实践的无缝衔接日益受到教师们的重视和欢迎。也希望教师们能够对心理效应达成真知真信,自觉自愿地将它们付诸行动,从而产生教育的效应。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二、喜欢效应

  西方流传着一首民谣:

  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

  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

  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

  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听完这个民谣大家会是一笑而过,还是可能有人会想到了什么?其实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蝴蝶效应”。马蹄铁上一个钉子是否会丢失,本是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但其“长期”效应却是一个帝国存与亡,似乎不可思议,但在有些条件下却是成为了可能。

  看到这里,让我想起我们的学生。今年我教四年级,颇有感触:好习惯的养成很难,而坏习惯却会在不知不觉中轻易地“萌芽”。有的孩子一节课下来不整理上节课的书本,不做课前准备,就想着出去玩儿了,到第二节上课时,他才从书包里呼呼啦啦地找书本;大课间,更是如此,做操回来,他又渴又热,自然的先只顾着接水来个“水饱”,10点上课,其他同学都准备好上课了,而他的桌子上还摆着上节课的书本;到了中午放学,向他桌子或者抽屉里一看,一本不少,上过什么课,肯定有什么书,书还摆得乱七八糟,这不就是“蝴蝶效应”吗?当孩子第一次不整理自己的东西时,老师如果不及时对其进行纠正,而让学生的坏习惯有机会暗暗“滋长”,接着就有第二次,第三次??时间一长,就养成了深蒂固的坏习惯。于是告诫我们教师要反复给孩子说教:做好课前准备,上课写字时眼睛的距离,做数学题时用尺子等等,这就告诉我们要警惕身边“蝴蝶效应”的发生,要在事情刚发生时就把不好的苗头熄灭。

  读了书中的“扇贝效应”这一篇,也让我深有感触。小凌每周都会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但是在这两天他突然“罢工”了。爸妈仔细询问,才恍然大悟:由于太忙,上星期天忘记了每周固定不变的对小凌做家务的奖励——吃麦当劳。这很让爸妈困惑:用适当的奖励来鼓励孩子做家务,是为了培养孩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但现在变成没有奖励就不劳动。到底怎样才能用好奖励,最终形成孩子良好的习惯呢?小凌的这种表现就属于“扇贝效应”,在心理学上,“麦当劳”就是强化物,是对小凌做出某种期望行为的奖励,奖励某一行为,这一行为就频繁出现,这就叫做强化。强化分为多种方式,其中一种方式就是固定时间的强化,即每隔一定时间就提供强化物,强化做出行为。扇贝效应告诉我们,固定时间的奖励不能维持新的行为,没有“麦当劳”,个体就会“热情尽失”继而罢工。

  那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是不是就应该彻底避免这种连续的、固定时间的强化呢?虽然在长时间的过程中、持续地应用连续的、固定的强化会产生扇贝效应,但是,在新知识、新行为、新习惯的初始学习阶段,连续的、固定的强化是必要的,这能够让学生很容易的完成要求的任务,尽快的得到奖励;紧接着,当学生的学习或者行为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就要不断延长强化的间隔时间,直到最后撤销强化。现在相信每个老师都会联想到我们经常用的“小红花”吧,小红花就应该要科学地使用。

  再拿心理上的“增减效应”举一例: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老人,在院子里养了许多猴子。日子一久,这个老人和猴子竟然能沟通讲话了。这个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别给每只猴子四颗栗子。几年之后,老人的经济越来越不充裕了,而猴子的数目却越来越多,所以他就想把每天的栗子由八颗改为七颗,于是他就和猴子们商量说:“从今天开始,我每天早上还是照常给你们四颗栗子子,而晚上给你们三颗栗子,不知道你们同不同意?”猴子们听了,都想晚上怎么少了一个?于是一个个就开始吱吱大叫,而且还到处跳来跳去,好像非常不愿意似的。老人一看到这个情形,连忙改口说:“那么我早上给你们三颗,晚上再给你们四颗,这样该可以了吧?”猴子们听了,以为晚上的栗子已经由三个变成四个,

  跟以前一样,就高兴地在地上翻滚起来。这就是标准的“增减效应”,其实结果都一样,但是以不同的方式给予,给人的心理感受可能就截然不同。人的心理总有那么一种倾向,习惯得到,而不习惯失去,这是千百年来人们为适应生存而沉淀的一种文化。一般我们在评价学生时,难免要将学生的优点和缺点都要诉说一番,可往往是采用“先褒后贬”的方法,其实这是很不理想的评价的方法。我们不妨运用“增减效应”,这或许会增强评价的效果:当评价学生时可以先说学生一些无伤尊严的小毛病,然后再恰如其分地给予赞扬??因为任何人都希望对方对自己喜欢能“不断增加”而不是“不断减少”。

  再比如运用“禁果效应”(理由不充分的禁止反而会激发人们更强烈的探究欲望)达到教学目的。上新课的时候,老师可以对学生说:“我这里有一道难题,本想让你们做一做,可连我都没做出来,看来你们就更不会了。”好几个学生立刻请求老师把题写在黑板上。老师装作无可奈何的样子写了题,全班同学都忙碌起来,不一会儿,一半同学举起了手。当学生清晰地说出解题思路时,老师故意装出甘拜下风的样子说:“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看来这堂新课你们自己就能学会,有没有信心?”学生的回答当然是“有!”

  三、运用效应

  读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才发现许多那么相似或者就是自己经历过的案例,蕴含了许多心理学知识,许多心理效应。这些个生动的案例对我今后的工作乃至生活都非常有用,更明白了读书的重要性,阅读需要积淀与理解,并在工作生活中应用。教育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愿我们在“用心教育”时,“巧用心理战四两拨千金”、“明暗结合登高望远”,让我们“同学习,共进步”,进一步深刻地领悟“教育的科学和智慧”,在“教育生活路上且行且远”。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