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这一生为何而来读后感2000字

admin2022-12-01 14:58:18.0读后感255

  读本书之前我完全没接触过海灵格,因而也全然无预设无概念。但在整个的访谈过程中,海灵格不时发表的如电光火石般闪烁智慧火光的洞见,让我数次感受到学习过程中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爽感的同时,也给了自己当下的生活以切实的启发和指导。

  一、“接受一切如其所是”与“爱的五个同心圆”

  访谈中海灵格发表了涉及个人心灵成长、社会历史文化、家族的传承和发展、民族的矛盾与和解等多个层面丰富的观点,“接受一切如是”与“爱的五个同心圆”始终贯穿其中。他的所谓“接受”,是接纳自己、接纳旁人、更一直扩展到接纳和认同整个世界。接受自己的经历和遭遇,它就会成为你的力量,不再被对过去的愧疚感侵蚀困扰,自己真正得以成长;接受周遭你曾经不喜欢的人和事,你会更加博大和包容,心量得以扩大,格局得以提升,我执逐渐减少,自我逐渐弱化;尊重及认同全人类及整个世界,我们才能不再被滞留和囚禁,心灵超越狭隘抵达精神层面。只有道冲若虚胸怀似谷,接受一切如其所是,我们才会真正成空和归中,让糟粕留在外面、精华深入心中,爱的力量开始真正流动起来。在读本书期间生活中发生了一些事情,我经历一段低迷和困惑期,纠结、自责、愧疚、后悔袭上心头,本能地逃避、抗拒、闪躲和压抑。正因为刚学过海灵格知道了要接受,我试着与自己逐步和解;又因为接触了“心学”知道了要在事上磨炼,所以不害怕展示自己真实的问题和“不好”的一面,而是逐步调整和改变自己面对问题的心态和想法。接受事情的出现,觉察事情发生后自己的各种情绪,更进一步接受出现负面情绪后当下的种种感受和下意识的表现,比如羞耻心、挫败感、罪恶感以及由此带来的逃避压抑。接受以后,正视自己的局限性,学习向前看、而不是向后看,不因为未达到儒家的“智、仁、勇”的境界而纠结自责,不因为没能象王阳明在失意后能不起心动念而耻,不要求自己一蹴而就能达到致良知,实现身心协调、知行合一、如如不动的仁人君子状态,而是在现有境界之下看看当下能做什么,去积极尝试有益的建设性的事情。人生的意义在过程之中,给成长以时间,无论何时能循序渐进、不断向好,就未为晚矣。
这一生为何而来
  二、系统,纠缠,联结,序位

  海灵格在对许多事情分析的过程中,都提到了系统的联结和纠缠。只有当认同了我们的联结和家庭中的序位等级之后,个人主义得以终结,我们才能收获良知和意识的发展。这点也是我之前有所忽视的。他说当人意识到我们并非独立自主,而是属于一个系统并在为之服务,自主独立及自由才能真正得以发展。正如卢梭所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但这所谓的“枷锁”在海灵格看来也许并不是一种桎梏,而正是你得以自由的前提。自由存在于一定的限度之内,这样的自由才是对所有人都有益的自由。这个观点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和力量,我不再抗拒种种限制,在做自己的同时也更清楚并接纳自我必然存在于一定的系统联结、家族纠缠和生活圈子当中,不再摒弃生活的烟火气,更接地气、更有温度地去承担责任、履行义务,逐步学会尊重家庭等级序位的先后法则,从之前家庭关系的懵懂混乱,学习逐步将其重新调整归位。当我们学会在与系统的联结和家族的纠缠中享受人生的相对自由状态,才能坚定无悔地开创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才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做许多事情,吃什么食物、有什么爱好、结交哪些朋友、过怎样的生活,让人生才得以继续前进。

  三、记起过去,才能面向未来

  “压抑会产生一种限制”,海灵格告诉我们终须直面过往,让生命中被压抑的事件得以重见光明,正视其是为了令其得到终结。对待过去的创伤就是要重拾那个移动,直到它在你生命中消耗殆尽,过去得以终结,人生才能重新启动。所以说,记起它是为了让它过去,只有让过去成为过去,我们才能拥有未来。前些年经历了一些事情,我一直隐隐觉察到人生被困住无法前进,但也不明所以。当读到海灵格这段话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可能一直都没有完全放下。这几年的人生似乎一直在原地踏步,不愿真正面对过去,自己为自己划地为牢,自己让自己固步自封。一个人只有接纳自己的所有,不自责不纠结不逃避,才能弭合认知失调,才会真正去改变。所以明白了这点就更清楚,过去曾经发生的那都是自己的珍藏,全盘接受、轻轻放下,我们才能真正面向未来迈开前行的脚步。

  四、面对终极的问题

  海灵格在谈到如何面对关于生命终极的问题时,他说在这样的问题里,没有提问,没有请求,没有帮助,什么也没有,只有停滞。这是一幅使我们谦卑的图景,指示我们界限所在。如果我们能够认同这界限,我们会感受到释然与力量。这种更深远的关系的呈现——超越了“作为”。这是一种态度,不想要知道更多。因为人们清楚地知道,那一切是不可知的。在那一点上,我们放下所有的期待,完全敞开,没有意图,没有恐惧,没有爱,达到最终极的归中。在那里,宗教也到达了边界。勇于开启这种宽广的目光的人,就拥有力量,以不同的方法去作为,仅仅通过他的“存在”去行动。他的这个观点与康德、存在主义或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等哲学体系都有相似之处,关于对终极的超越我们认知极限的问题如何应对,这一直是我们人类孜孜不倦探索的问题。我们可能做的,就是要明确认知极限、保持足够谦卑,不因盲从和迷信而失去自我判断,不力图超越自己的经验界限去认识客体妄下定论,不要用说明现象的观点去解释超越我们认知能力范围的问题,而要用一个开放的包容的心态,由实践和行动出发去让主观体现客观、相对性与绝对性达成统一,专注于从主体的主观立场去理解生命存在的本性和意义。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