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青春之歌读后感1000字

admin2022-09-25 15:43:18.0读后感389

  9月17日至24日,历时8日,继《红岩》精神的激荡,读罢这部438千字的当代长篇小说——《青春之歌》。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人起来救中国!”的口号响彻中华大地,故事就在这北平群众爱国游行队伍的热烈激昂中结束了。

  看完一代人的青春,那些勇敢绰约的身影仍在脑中回响,他们好似我认识了很久的朋友,我好似在聆听他们的过往。

  故事已结束,心灵充盈却空落,总不觉凝神若思,竟有些怅惘。

  故事虽结束,可他们的青春还在赓续,他们的青春之歌仍伴着岁月在革命斗争中弦歌不绝,熠熠生光。

  这是20世纪30年代人的青春之歌,动荡不安的时代注定了他们的青春将热血而难忘。
青春之歌
  他们无法在安静的课桌前潜心做学问,时局迫使他们救国反抗;

  他们把生命交给了中国共产党,交给了更多的生命,在现实的考验面前,他们显得渺小而伟大;

  他们的爱情,始终由于共同的理想,牵系于革命,多少天人之隔,多少离乱分散,不敢承想。

  可他们的爱情,却带着时代的印记,比任何时候都要纯洁坚定。

  他们的青春注定充满惊险与不确定,可一旦他们选择投身革命,纵万劫不复,青春之歌激昂奏响。

  小说的主线是讲女主角林道静由资产阶级的软弱冲动与孤傲幻想经过理想的追寻,思想的改造,逐渐转变为无产阶级的坚毅反抗与沉着冷静。

  于是那个海边眼神忧郁爱幻想的姑娘不见了,现实如炼铁般锻造了一位崭新的无产阶级革命好战士。

  于是,多少叛变的青年在正义面前陷入苦恼,而真理的追寻者却在革命幸福的潮涌中迎接曙光。

  我一直在想,人的青春该如何渡过,而我正值青春年华。

  无奈生于和平的年代,富足的物质生活让我常常抱有“及时行乐”的心态与苟且偷安的幻想。

  我常常不知读书为了谁,努力的尽头是否是心中所想。

  可有一点我很明白,那就是我们的青春不该沉沦,和平年代的青春之歌更应以崭新的姿态奏响。

  也许下一秒,我应该挣脱舒适圈,置身书籍的海洋;

  也许下一秒,我应该投身实践,去社会生活中找寻歌的篇章。

  小说中年近花甲的北大王鸿宾教授参加游行引我思索,他的一席话感人至深。

  他说:“世界上有九十岁的青年,也有二十岁的老头,我主意已定,请君不必多言。”

  是啊,青年又何必以年龄来定义,只要怀惴着一颗赤子之心,就是青年!

  正如曾经火爆全网的平均年龄75岁的清华毕业生顶着白发唱着任然的《少年》,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

  愿我们都能活出90岁青年的模样,那么,青春之歌将悠远流长!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