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发声读后感800字
最近读完了《少年发声》,这本书是一本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与成长教育的书籍,由心理咨询师陈瑜撰写。该书通过采访多位青少年,真实呈现了他们的内心世界、成长困境以及对社会、家庭和教育的思考。
说实话读这本书的时候,让我感觉非常的压抑,心情也很沉重,我也在深深的思考,教育这回事,到底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爱?我们到底应该怎么样对待孩子,孩子才能够感受到我们对他的爱。
书中的一个初中辍学女孩儿与咨询师的对话,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个女孩儿,她考上自己梦寐以求的初中之后,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她非常认同,母亲所带给她的“学习非常重要,要把时间花在学习上才不算浪费”这一个价值观念。她无时无刻都能从生活中的每一个片段当中联想文化课程的学习,进而感受到因时间的流逝,或者是时间没有花到学习上,而带给她的紧张感和焦虑感。“啊,我的时间浪费了,如果我能再努力一点点,再用功一点点,就能够做到更好。”脑海中不断浮现自责的声音和批评的声音,这些声音充斥着她的整个脑海,以至于她上课的时候没有办法专心地听讲,也没有办法投入到除了学习以外的任何事,这些声音消耗掉了她对生活的热情和喜爱。

对于这个案例我除了心痛找不到第二个词来描述我的感受,我突然意识到在这个全民焦虑的时代,孩子们的焦虑和痛苦可能更无法言说,无人言说。学业压力,家庭压力,学校压力,人际交往压力,对未来的压力,他们由于心智的不健全和不成熟,在面对这些扑面而来的压力和要求时他们可能更无处躲藏,没有足够的经验来处理和宣泄这些压力,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不得不深刻反思在孩子的教育之路上我到底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也许前几年我从一位视频博主那里听来的话更能表达我此刻对于教育的理解。好的教育是带孩子看田野,坏的教育就像是走钢丝,稍不留神就会跌入万丈深渊。
是啊,也许教育从来都不是“走钢丝”,教育是为了带孩子们“看原野”,看世间的每一个角落。这本书带给我对老师还有妈妈这两个角色的重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