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1800字左右

admin2025-10-29 14:10:56.0读书笔记3

  读小说《月亮与六便士》,可谓是一次特别有意思的读书之旅。

  先说说怎样愉快的读完一本书吧。身边经常有人说很难在一个相对集中的较短时间读完一本书,或是工作繁忙、或是家庭琐细,或者仅仅是个人问题甚至说不清什么原因,总是信誓旦旦开了个头、就无限期搁置了。借此,总结一下克服读书拖延问题的心得:一是“官宣”,就是寻求外部监督的办法。我就是在年初在朋友圈公开定了每半月读一本书、全年至少24本书的目标,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让大家来监督,时刻提醒自己别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二是“借书”,就是设定读书时限的办法。比如去图书馆或单位阅览室借书读,这样的书是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归还的。因此,我们内心就建立了读书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为了不被“超时罚款”或“电话催还”,就需要按进度条推进读书计划,给阅读设定“加速度”。三是“拆解”,就是化整为零的办法。把一本厚书,分解成几个部分,先有计划地读完第一部分,你会感到读起来没那么困难,再一部分一部分地增加阅读内容,你会发现,渐入佳境,阅读兴致愈发浓厚,诸多书籍更令你读后掩卷长思、余味无穷。当然,你要学会及时止损,实在读不进去,就尽早放下,不为难自己。四是“满足”,就是正向激励的办法。当你成功读完一本书的时候,一定要把这种喜悦分享给身边的家人和朋友,大家给你的赞许和鼓励,就是你开启下一次读书之旅的最大动力。
月亮与六便士
  接着回归正题。出差前,在单位阅览室借到《月亮与六便士》,之前《有书共读》听过内容梗概,也知道作者毛姆,是一个特别会讲故事的英国作家。书中每一个章节都很短,读书过程中虽有很多间断,但捧起书又很容易再进入其中,尽情体会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的困惑悲喜,有时对主人公的行为难以理解,有时又觉得很多人的牺牲成全了主人公的伟大。最后是在出差回来的飞机上读完的最后两个章节。以下几点印象颇深:

  一是有梦想并为之倾尽全力很伟大。故事的主人公是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原本是一位证券经纪人,有一个看似美满幸福的家庭。却突然选择抛妻弃子隔断与过去的一切联系、远赴巴黎追求绘画艺术,不在乎贫困潦倒、不在乎疾病缠身、不在乎世俗嘲讽,现实中像流浪汉一样生活,却拥有对绘画艺术不懈执着而热烈的追求。主人公有极其鲜明的个性,用薄情寡意形容绝不过分,唯有绘画创作在其生命中至高无上。这就是艺术家与众不同的地方吧,小说首尾扣题,开头说“我其实并没发现他有任何过人之处”,最后写到“他心无旁骛地追寻梦想,为实现它不惜牺牲自己,甚至还不惜牺牲他人”“斯特里克兰德是那样令人嫌恶,但同时我也认为他是个伟大的人”。信仰是一道光,能够照亮为梦想负重前行的路。

  二是看似不经意的机缘巧合却穿起了主人公完整的人生故事。小说以“我”的视角来讲述,通过亲身参与、亲眼所见和多方探寻,描写刻画了主人公为了追求绘画梦想从坚定地选择离家出走到在繁华的巴黎落魄生活,再到远赴南太平洋热带小岛定居。在小说故事的发展中,作者安排了知情人士的逐一出现,这一设计不仅解开了读者心中的诸多疑惑、解锁了很多冲突情节,也让主人公的生存时间线得以连贯。这种方式有刻意为之的痕迹,但也算自然和流畅。这些人物有尼科尔斯船长、犹太商人科恩、旅馆女主人蒂阿瑞、生活艺术家布鲁诺、库特拉斯医生等等,他们都和主人公有过交集,他们自身的故事,也反映了小说中那个时代人物的生存状态。

  三是最卑微愚钝如你,最高尚善良也是你。特别想写一写小说中肩负重要穿线作用的人物——迪尔柯斯特罗伊夫。现实生活中,找不到这样的人。他长相滑稽,作为画家绘画天赋不高,但画作却有一定市场。他深爱妻子,却被妻子背叛;他资助主人公、把自己的画室让出来还让妻子无微不至地照顾主人公,却从没得到过主人公任何感谢的只言片语;妻子因对主人公爱而不得,自杀惨死,却丝毫看不到主人公的自责与愧疚。他有点傻里傻气,但真诚善良,宽容大度,乐于助人,且富有艺术鉴赏力。为了主人公的天分不被埋没,不惜做出巨大牺牲。

  四是天堂里,没有圆满。想把主人公踏上远离现代文明的塔希提岛后的生活,称为他的“天堂”,因为那里有适合他的创作的一切,包括伊甸园一样的仙境、独立的空间、悉心的照料、不再困窘的生活、不离不弃的爱人,还有心灵的安宁和灵魂的自由,他的艺术天赋被无限激发,创作出伟大的作品。但是他却让爱塔在他死后烧掉他居住的房子以及在房间里的一幅最伟大的杰作,“他亲手创造出一个世界,也亲眼见到这个世界的美妙。然后,他又在傲慢和不屑之中将它毁灭”。主人公生命的最后几年饱受病痛折磨,眼睛也失明了。生前贫困、死后艺术天分才被大众认可,这就是理想与现实吧,因为不圆满所以永恒。“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何尝不是只能偶尔抬头胆怯地看一眼月亮,又继续低头追逐赖以温饱的六便士呢”。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