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长安的荔枝读后感800字左右

admin2025-10-15 14:01:38.0读后感4

  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题记

  夏日的午后,我随手掂起一个荔枝。它安适地躺在我的掌心中,粗糙但鲜艳的荔枝壳,在阳光照耀下,像褪色的宫墙。我想“不过是颗荔枝罢了,红的俗气”。我漫不经心地剥开极其粗糙的荔枝壳,汁水溅到作业本上,洇开一小片粘腻的甜。

  《长安的荔枝》开头也如此平淡,一个叫李善德的小官,就像是被荔枝砸中了,接了一个荒唐无比、极具荒诞的任务:将远在千里之外的岭南的鲜荔枝送到长安。在那个没有飞机,又没有保鲜技术的年代,就像原著里所说:“荔枝一日色变,二日相变,三日味变。”这是多么可笑的任务。
长安的荔枝
  这人当真有些迂腐又无趣,想要权力金钱,就这么傻?我嗤笑地往下读,看他算驿站、算马匹、算冰块和算时间。真是个呆子,明知这是火坑,偏要往里跳。

  可我的嗤笑凝固在了嘴角。那一个个数字鲜活起来,立在纸上。算珠声化作了马的嘶叫和马蹄声,马一匹匹地累垮,一匹又一匹快马在驿道上绽开了血花,那些无名的驿卒,他们的喘息声被风吹散。我在深夜读过此处,望向窗外,潇潇马鸣仿佛还在我耳边回响。我翻开那厚重的史书一查,发现那历史没有年代,斜斜歪歪的每页上都零零散散拼凑出几个词来。“妃子笑”“荔枝”“吃人”那字细看黑的发红,红的滴血。

  李善德骑着驿马,走进长安。华灯初上,明月皎洁,歌舞声充斥着长安城。谈笑的宾客、观礼的贵族、一袭彩衣的舞女,都是长安。贵妃轻抬起手,丹唇微启,那颗沾着无数鲜血的荔枝,化作贵妃口中的一缕香甜。

  李善德不是傻,他也有自己的妻儿老小。他只想在远离皇城,但不出长安的角落里,买一套房子。他想让女儿学琴,儿子识字,妻子不必再为柴米发愁。可如今,他带回的不是安居的银钱,而是沾满血泪的功劳簿。那颗荔枝的甜,压碎了无数人的命。他站在朱雀门外,望着灯火通明的兴庆宫,忽然觉得这城太大,而自己太小。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是在运送自己的“荔枝”?

  也许李善德这样的“荔枝使”只是一个无名小卒,在正史上,他的一个名字都不会出现。天空不会记住飞翔的鸟儿,但鸟儿飞过的那一刹那,已经让整个天空有了意义。它的生活也因此而精彩。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