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贝多芬传读后感1500字

admin2025-09-30 15:19:51.0读后感1

  在对《名人传》的拜读与顶礼膜拜中,我将贝多芬放在最后一个来读,是有原因的,就好比他的好朋友格里尔巴泽有点害怕地夸赞说:他径直进入了可怕的境界,艺术居然与野性和怪异的元素相混。说实在的,我除过教师这个职业称呼之外,还可以红着脸羞愧地自称为搞艺术的,正源于此,想必大家已经猜测出我的窘迫了,我不勤奋造就的平庸,怎么好意思和伟大的天才去交流呢?

  尽管如此,我还是带着浓浓的敬意和虔诚,小心翼翼地读了起来,唯恐哪一点、哪一处的不恭敬惹怒了这位桀骜不驯的玩弄痛苦的天才。

  他一贫如洗,病魔缠身而孤独无助,可他是一个胜利者,打败人类庸俗的胜利者,战胜自己命运的胜利者,战胜自己痛苦的胜利者,这个人就是亲爱的贝多芬。

  缘于专业领域的距离,我对贝多芬先生的作品不敢妄加评说,我只能从贝多芬与命运的抗争这一点切入。

  他那刚毅的性格决定了他不会向挫折低头,就连俾斯麦也说:“要是我不断地听它,我就会永远勇敢坚强。”

  贝多芬一生创作了很多交响曲,他的《第四交响曲》是一朵纯洁的花,包含了他生平一些平和岁月的芳香。而《第七交响曲》,有人风趣地说:“是一个醉汉写的,是一个沉醉的人写的,这种沉醉在力与天才之中。”我们也意外地发现《第八交响曲》则是悲剧和喜剧相结合,大力士般的强壮和孩子般的任性相互交汇。
贝多芬传
  1814年贝多芬的音乐生涯达到了顶峰,他在维也纳大会上被看成欧洲的光荣。

  辉煌的时刻稍纵即逝,随之而来的是最惨痛的日子,这惨痛就是维也纳不喜欢这位高傲放荡的天才。但维也纳毕竟充满了音乐之源,我们也不得不老实地承认,维也纳也一直有很多高贵而文雅的鉴赏家,他们发现了贝多芬的伟大,竭力挽留,以免这个国家蒙受失去他的耻辱。

  但好景不长,糟糕的日子从1814年维也纳大会以后开始了,社会开始轻视艺术,转而注重政治,意大利风破坏了音乐兴味。贝多芬的朋友们与保护人,散的散,逃的逃,最要命的是他的耳朵从重听变成全聋,他说:“我任何朋友都没有,孤单单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多么悲壮!

  在这个忧郁的深渊中,贝多芬开始歌颂欢乐。

  欢乐从天而降,被超自然的宁静所包围;它用平静的气息安慰悲痛;这就是伟大的《第九交响曲》——这是一种征服,是对痛苦的一场斗争。

  巨人的作品再次压倒了人们的平庸,也深深地震荡了维也纳的轻佻与浮华。忧郁受辱的贝多芬再次想离开,就像1809年一样,几个尊贵朋友的真诚劝说感动了他,他们说:“我们知道,你又新作了一部圣乐,你从中反映出深深的信念启发你的许多情感,深入你那伟大心灵的超自然光芒照亮了它。此外,我们还知道你所有的伟大交响曲的桂冠上又添加了一朵不朽的鲜花,你这几年的离群索居令一切曾经将目光投向你的人感到惘然。人们都在心痛地思忖,在一种外国音乐想要踏上我们的舞台,试图将德国艺术作品弄得没人要时,那个在大家心里地位高贵的天才却保持沉默。我们的民族期盼一个新生命、新荣光,不管现代时尚重新创建一种真和美的时代,唯独你才是可以担负起这个艰巨任务的希望。你可以立即使我们如愿:希望靠你的天赋,为未来的春天,为我们,为世界而愈发百花争艳。”这些真诚的劝说,表明贝多芬在德国的优秀人物当中,不只是在艺术方面,在道德上,他的威望也很高,崇拜他的人为赞颂他的才能想出的头一个词,既不是“科学”,也不是艺术,而是“信念”。

  ……

  一切都不能让这个桀骜不驯的力量服输,包括死神。

  可是死神还是来了。他躺在病床上平静地写道:“我静静地想,一切灾难过后,随之而来就是好事。这件好事就是超脱。就像他临死前说的喜剧的结束”,我们却说是他毕生悲剧的结束。

  亲爱的贝多芬,是现代艺术中最勇敢的力量,他是在苦难中拼搏的最伟大最好的朋友。让我在做了徒劳的没完没了的斗争而筋疲力尽时,再返回这个意志与信仰的海洋里泡一泡,那确实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美。

  一个贫穷、残疾、孤苦创造的可怜人,一个世界从未给过欢乐的人,居然给世界创造了欢乐的人!就像他说过的一句豪言壮语一样,他用自己的苦难在铸就欢乐。

  那句豪言壮语,是他人生的缩影,而且也成了所有英勇的人心里的格言:用苦难铸造欢乐。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