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使命读后感1000字
今天读完了张文质老师的《教师的使命》。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心中一直充盈着一种复杂的情感:深深的认同感,急于实践的责任感,还有一丝相见恨晚的小遗憾。
现在,合上这本书,当我再次追问自己:“教师的使命是什么?”我仍然难以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我的大脑里突然浮现出一个深深影响了我认知的词汇:生命化教育!
什么是生命化教育?张老师给出的解读:生命化教育就是人的教育,是思考生命意义的教育。这仍然很抽象。张老师继续给出了解读:教育要回到生命本身,回到每一个具体的人身上,教育应该有去成全人的幸福的可能性。
当我们心怀这样一种理念,我们的教育方向就朝向了人,工作的过程中就能看到人。我们的教育才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张老师笔下的生命化教育到底是什么模样呢?他给出了一个详尽的描述:孩子们拥有健康的身体、丰富的心灵、顽强的生命力和对自身生命的自信。这是怎么样美好的一种存在?你可以在操场上看到孩子们矫健的身姿,在校园里听到他们欢快的笑声;你可以在花园的栅栏旁看到他们赏花时快乐的模样,也可以在教室内看到他们奋笔疾书时努力的身影;你可以看到他们暂时失利后相互击掌激励时的不屈,也可以看到面对困难时他们迎难而上时的坚强。在生命光辉的照耀下,孩子们心中有爱,眼中有光。分数不再是评价他们的唯一标准,他们的生活丰富而多彩。
怎么样让这样一副美好的画面从理想走向现实?张文质老师开出的良方是“开展生命教育”。张老师认为,生命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首先要尊重学生的生命尊严。让每一个孩子真实地感受到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位置。让他们知道,他们的行为老师看得到。他们的声音允许发出来,并被老师听得见。然后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璞玉,也许当下,我们还没看见他们散发出璀璨的光芒,但我们要相信他们自身的价值。每一个孩子都像一株花,他们的花季不同,在等待他们开花的时间,我们要充满耐心和爱心,相信每一个孩子终将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绚丽绽放。其次给予学生人性关怀。我们心中有爱,更要让爱在手上流淌。我们要善于用“看见”的行动,传递出“我们懂你”的关爱;用“倾听”的耐心,传递出“我们在乎你”的重视;用“支持”的双手,传递出“我们陪你”的温暖。当我们捧着真诚的内心,用一颗心温暖另一颗心,学生就被爱温暖,被爱包围。将来的他们也才能够感受爱,懂得爱,学会爱。
教师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践行生命化教育,助孩子们健康成长,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