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臣服实验读后感1500字

admin2025-09-22 15:41:40.0读后感2

  《臣服实验》这本书看完了,我觉得一句话概论挺对味,“一切发生皆有利于我”。其实就是看清了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的客观和乐观。

  但是必须要承认,作者属于天选之子的类型。我们必须要承认人是分层次的,作者属于开悟早,而且有天赋,聪明的极少部分人,作者的经历不具备可复制性,但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能性,看到了另一种生活,也许这就是阅读的魅力,阅他人阅自己。

  首先,这本书中的“臣服”前提是他具有与臣服相对等的能力和天赋。作者天资聪颖,虽然不富裕,但是不缺,没有全家等着他开锅,没有一家老小等着他养的责任,所以他可以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虽然第一次婚姻以失败告终,但是这断婚姻无儿无女,也不是两个家庭的链接,责任相对来说,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作者可以尊重内心的选择,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隐居,遁世,等等。我们大部分人都有割舍不掉的羁绊,都是带着枷锁起舞,真的要全面臣服生活,我想说没有那个资格。情感的羁绊,物质的匮乏,都需要我们在物欲之海里上下起伏,在滚滚红尘中修炼一颗纯净的心灵,积攒全身心臣服于生活的资本。
臣服实验
  其次,关于臣服。真正意义的臣服,也就是中国人说的顺势而为,是有门槛的,我们要通过自我努力达到门槛后才能“臣服”生命本身,要不然就很容易滑入躺平的误区,或者说错误意义上的无为。

  说实话,刚拿到这本书,很不喜欢“臣服”这个词,这个词让我想到的是软弱和怯懦,觉得是对生活的缴械投降。最近很流行一句话:我们总要做点生活,让这个世界尚未对我完全得手。相对于臣服,我更喜欢后一句话。

  这句话和“臣服”看似是截然相反的两种态度,但实际是一码事。

  “臣服”是尊重生活,看清生活的本质后,放下物欲,尊重本心,不预判,不评判,做就好了,关注于当时当下,尽人事听天命的意思。

  我们总要做点什么,以证明这个世界尚未对我完全得手。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积极昂扬的生活态度,是一种类似王阳明的“”从事上磨练”的,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做事的态度,这个臣服,殊途同归。

  最后,利他就是利己。

  作者从最开始的隐居的遵从自我的小我,到后来臣服生活,任由命运将他引向利他的普世生活,忘记自我,有点地藏王的“地狱不空,誓不为佛”的无我利他的慈悲。

  可是,别忘了,利他的前提是有利己的前提,比如飞机上,带氧气面罩,一定先要给自己带,再给别人带。利己利他并不矛盾,但一定是有先后。

  用大白话说,你想普度众生,首先你要有那个能力和资本,甚至说是资格,所以成佛也是有门槛的,比如孙悟空成为斗战胜佛,一定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能成佛度化众生。

  所以对于大多数人,像我这样的普通人,我敬畏臣服,同样向往那种将自己敞开投入生活的无我,但是首先我要有能够纵身一跃,全身投入的对等。

  都说40不惑,也许就是到了这个对等的临界点,对生活有所感有所悟,才能够真的从心底臣服于生活本身。

  最近听到一个说法,为什么会有四十不惑,为什么会有中年危机,是因为人到中年,感受到了一点周期性的规律,感觉到了一点生命的召唤,感应到了某种道可道,非常道,说不清道不明的某种的本质的东西。

  人到中年,经历了前半生的努力争取,有了一点物质基础,经历了一些俗世的两难选择,也就是具有了准入资格。

  从而对生活的本质有了一定的洞察,才能有人在做天在看的敬畏,有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主动性,有尽人事听天命的豁达,才能够对生活说,自己是生活的主人,臣服不是缴械,而是一种豁达,不拧巴,不强求的澄明透彻。

  综上所述,《臣服实验》是一本非常好的书,但不可盲从模仿,要从自我修炼做事,让自己配的上,照顾好自己再顾及他人,从而无我的不顾一切的投入火热的生活,激励昂扬。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