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手册读书心得1800字

admin2025-08-10 15:22:56.0读书心得5

  成长是一场独自前行的跋涉,而青春期恰恰是这段旅程中最跌宕起伏的段落。当稚嫩的身体开始发生奇妙的变化,当敏感的内心对世界有了更多独特的认知,困惑、迷茫、挣扎也如影随形。《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手册》(教师版)就像一位睿智而温暖的向导,以专业的知识和细腻的洞察,带领我走进中学生复杂的心理世界,让我看到了那些藏在青春褶皱里的秘密,更找到了呵护心灵、向阳生长的力量。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手册》这本书在内容上兼顾理论性和实践性于一体,既聚焦了前沿研究对于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原因及表现的描述与分析,又着重介绍了中学生心理问题辅导和心理健康促进的有效策略。它从当代中学生生活的真实案例出发,从一线班主任关切的棘手问题引人,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还原了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典型困境。读到这些案例时,我不禁联想起身边学生的经历,那些沉迷网络的无法自拔、面对学业困难的茫然、陷入焦虑抑郁的困境、被父母误解时的无助,原来并非个例,而是当下许多中学生共同面临的挑战。透过这些案例,我逐渐明白,原来那些曾让我感到困扰的教育问题,是学生成长路上再正常不过的“风景”。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手册
  初中是青少年最叛逆的一个阶段,好些时候,我对学生的叛逆行为印象深刻并颇感无奈,甚至认为他们是故意与老师、家长对着干。当我读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手册》,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大脑发育有了更多了解之后,我彻底改变了自己之前的判断。研究发现,青少年的大脑有其独特的运作规律和特点,最显著的变化不是脑区的成长,而是神经元集群之间交流的增多。杏仁核和前额叶皮层是控制情绪的两个脑区,杏仁核是产生情绪和表达情绪的脑区,也被称为大脑的情绪中心。青少年大脑的杏仁核通常会比成年人更迅速地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但是他们大脑中用于克制兴奋和冲动的前额叶皮层还没有发育成熟。一般认为,前额叶皮层要等到25岁才能完成发育。这一理论知识让我豁然开朗,为什么青少年的情绪或冲动行为往往来得特别迅猛,而对情绪和行为的控制却缓慢得多,它也让我明白,在面对中学生的许多冲动、莽撞的行为时,我们老师不要急于批评、指责,而要宽容、理解,要等待,静待花开。

  学业困难是萦绕在中学生周围的一道阴霾。提起学习,作为班主任常常会吐槽学生“动机不足”,说得更具体一点,就是“不想学”“不主动学习、思考、提问”“好像在为别人学习”;家长也觉得很无力,明明每天都督促孩子上学、做作业、上辅导班,可是孩子的成绩却没有起色。面对这种现象,书中给出的有效策略给了班主任很好的借鉴:一、评估状态(事先准备好状态图、能力与关系挑战图),进行自主觉察;二、主动分析利弊,唤醒心中的期待;三、寻找更好的区域,设定小而具体的目标;四、提高自控力,提升学习能力;五、创设有归属感的空间,让学习成为共同的追求。

  焦虑情绪是青少年常见的一种情绪问题。研究表明,有10%~20%的青少年患有焦虑障碍,并常有焦虑症与抑郁症共病的现象。作为班主任,我发现中学生出现焦虑情绪的情形在近几年呈上升趋势,这一点让我们教师在日常的教育学教学过程中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焦虑障碍虽然在青少年中有些普遍,但很容易被误解和忽视,这使很多有焦虑障碍的青少年得不到有效的帮助和治疗。焦虑障碍如果得不到重视,会严重损伤青少年的社会功能,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学业失败、自信心下降、社交功能受损、对日常事务缺乏愉悦感,严重者甚至会因为极度且无法缓解的痛苦而出现自杀倾向和行为。那么,班主任该如何去帮助一个存在焦虑障碍的学生呢?这是我时常在思考的一个问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手册》给了我很好的常识科普,它告诉我什么是青少年焦虑,如何区分正常焦虑情绪和病理性焦虑,青少年常见的焦虑问题类型以及青少年焦虑的成因。青少年的焦虑问题其实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有生物与遗传因素,有青春期的生长发育因素,有家庭因素,有精神应激与个性因素,有社会文化因素。这些知识提示我在日常工作中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以帮助焦虑的学生调整自己并回到身心发展的正常轨道上。

  阅读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手册》,我仿佛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那些曾经困扰我的问题,在书中找到了答案;那些曾经让我焦虑的情绪,有了合理的化解方式。它让我明白,心理健康并非看不见摸不着的虚无概念,而是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同时,它也让我意识到,关注心理健康不是在脆弱时才需要做的事情,而应该贯穿于生活、学习的始终,犹如给心灵穿上了一件防护衣,让我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学生成长路上的风风雨雨,更好地关照自我、理解他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