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逻辑读后感1000字
最近读了冯仑的《人生的逻辑》。作者把人生诸事归结为30个主题,比如,孝顺、健康、教育、读书、母亲、痛苦、幸福、友谊、疯子、商人,等等,然后以讲故事的方式,如庖丁解牛般将其一一分解,通过纷繁的表象,仿佛摸清了人生这头大象的骨骼和脉络,引出一些独到的思考和感悟。
书的封面有这样一句话,换一种理解,人生或许就能豁然开朗。冯仑觉得,人生最重要的不是遇到顺境或逆境,而是如何理解。有了理解,就能想得开。想不开的时候,归其根源,其实是没有找到那个有用的理解。作者经历了几十年的世事沧桑,见过很多人,去过远方,经历过人生的跌宕起伏。在这个过程中,在不断地找解释,希望对每件事都能想得开,于是便一个一个地梳理,把自己想开的过程、想开的新解释、想开的新说法,集中起来,变成了《人生的逻辑》这本书。他认为这些逻辑,就是专治想不开“药”。
我文化少,对逻辑一知半解。依稀记得二十多年前刚刚开始接触电脑时,用过一个logic鼠标,原来logic就是逻辑的英译。这两年经常听到逻辑、底层逻辑这些词语,常常会和一个人的认知、思维联系在一起,感觉挺神秘。为了理解逻辑究竟是什么,就去搜了搜答案。逻辑的基本词义是言辞、理性、秩序、规律,指客观事物的规律;某种理论、观点;思维的规律、规则等。底层逻辑主要指隐藏在现象之下、决定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比如基本准则、常识、共识等。
读过《人生的逻辑》,其实我感觉自己还是没怎么想开,可能是自个儿迷糊的比较严重,亦或是经历还不够多,“解药”剂量不够。我理解人生的逻辑因人而异,好比每个人的价值观并不相同,这才决定了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性格、喜好,对同一件事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和选择。作者提供给我们的逻辑,是基于他自己人生经历、经验的感悟和体会,供读者借鉴,也许某个观点会让你因此而想得开。
每个人都想一生顺遂,那么,试试顺着逻辑去生活,坚持去做那些长期正确的事情。比如,在你不考试的时候,去读书;在你不缺钱的时候,去存钱;在你不生病的时候,去锻炼;在你不孤独的时候,去交友;在你父母健在的时候,去尽孝;在你生活不苦的时候,去吃点苦;在你心情不消极的时候,去做公益……如果你希望将来别人怎样对你,那么现在,你便怎样对别人,大家一起行动让这个不完美的世界变得更美好。相较于懒散、躺平、耍手机、以自我为中心的短暂快乐,锻炼、读书、思考、协作、助人,这些当时看似辛苦的行为,如果长期坚持,其实会和内啡肽一样,带给你持久的幸福与满足。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愿我们在因上努力,在果上随缘,但行好事,无问西东,找到自己人生幸福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