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法利夫人读书笔记700字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物欲和爱欲,也许还有更多。
爱玛,要叫她包法利夫人。
她要追求极致理想的爱情,要生命除了为情欲燃烧别无作用,要极致的热烈和浓厚的浪漫。
她要一张美丽的雕刻着花纹的华丽餐桌,要马车的地灯和舞会上旋转到天亮的余温。
她追求爱情实则是追求新鲜,追求优雅实则是追求体面,她毫无节制毫无理智地明亮又破败。
“她既想死,又想去巴黎。”
我想起《恋爱的犀牛》,我爱你爱到在你的窗下自杀,爱玛也终于为了她虚无的爱惨烈离开人世。我想起《红楼梦》,在爱玛将死的弥留之际,窗外街道上又传来她半晌贪欢的曲调,与白茫茫厚天高地的好了歌不谋而合。
“世人都晓神仙好。”逐渐读这本书之初我用了一段时间才分清谁是包法利夫人,叙述的视角在逐渐转换,最终在整本书近半的时候停在爱玛身上。
读者的视角跟随她前往镇上的剧院,远处的山庄,深夜花园的长椅,商人的马车,药剂师的橱柜,最终停留在枯死的双臂和八千法郎的欠条。她把所有的希望和期盼都押给情人,她幻想他们带她脱离枯槁走进上流社会,幻想有人与她彻底地纵情声色不须理会其他任何。
她的情人们一次次只贪图激情快活,从不打算为其付出什么,她表面上沉醉于无拘无束地享乐,其实不能左右一点自己的命运。当最终必须要付出代价时,她自私地扔下一切离开了,头戴着包法利的花环。
也许他们都是包法利夫人,是吗?
频频被惊艳的是福楼拜对人的描写,三五页内必有一句话眼前一亮。有人说学习写人只需要一本《包法利夫人》,也许确实如此。书中写查理忙完一天的工作,“好像拉磨的马一样,两眼蒙住不知道磨了写什么”,写水草“仿佛松开的绿头发”,写群众惊讶“好像要喝掉他的话一样”。
这样细腻的笔触和尖锐的刻画,让包法利夫人与她身边的每一位,以现实主义的手法留印在读者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