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荔枝读书笔记2000字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再刷《妖猫传》后,这句诗不停萦绕耳际。看着天姿国色的杨贵妃,却想起“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想起去年看过的《长安的荔枝》;想起历尽千辛万苦终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李善德。心动即行动,再次翻开书,与李善德再度荔枝梦。
现代社会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荔枝,在一千多年前却是一代君主为博妃子一笑的浪漫,而这一笑背后的代价是不惜砍伐大量果林、累死数十马匹、无数人奔波劳累甚至献出生命。再读这本书,我仿佛穿越时空,感受了主人公李善德的喜怒哀乐,与他共同经历着这场惊心动魄而又感人至深的旅程。这本书不仅是对历史的一次生动再现,更是对人性、职场和生活的深刻反思。
一、用勇气拨云见月,直面困难。
开篇很有亲近感,四十二岁的李善德掏空积蓄,又向招福寺借贷买了房,两年内必须还清本息叁佰玖拾贰贯钱。但是日子总归有了盼头,可以给老婆孩子一个稳定的居所,终于在大城市真正地落了脚。因为买了房而喜上眉梢,因为喜上眉梢而放松警惕,因为放松警惕而深陷阴谋,他接下了荔枝使的差事。
荔枝使的任务是要在贵妃的生辰前,将新鲜荔枝从岭南运送到长安。而荔枝的属性“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在交通工具并不发达的古代根本无法长途运输。面对这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慌了,也绝望了。但是李善德没有坐以待毙,他真的出发了。正如封面所说:“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他绞尽脑汁地去思考如何完成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勇敢地踏上了关乎性命的未知的路途。
我们在做事之前,也总是会担忧可能会遇到的种种问题,可能会受到家人的反对,可能会遭到旁人的耻笑,可能需要面对不堪的局面……这一重又一重的困难,就像一波又一波的浪潮,将我们想要改变的想法,想要做事的苗头,打得人仰马翻。但反观李善德,尽管有短暂的彷徨、迷茫,他终是义无反顾地启程了!
二、用坚持拨云见月,合作共赢。
小说通篇充斥着“时间紧、任务重、办法无”的信息,却必须从无中生有寻出一个法子来。李善德清楚地认识到,想要把新鲜荔枝送往长安,只有两个办法:延缓荔枝变质时间,提高荔枝转运速度。李善德从长安到岭南,又从岭南到长安,一路披荆斩棘、水陆并进、拼命奔波。他一直在用算数思考一件事,荔枝转运的极限在哪里,从荔枝品种到储存方式,从转运工具到转运路线,从气候水文到驿站调度,这之间变量无数,李善德一次次试验,最终完成运输的任务。他在绝境中咬牙坚持,遇到困难就想办法解决而非退缩,向死而生,是我从中感受到的最大力量。还是封面的那句话“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这种不达目的绝不甘心的坚持,不断反抗命运、努力改变人生的倔强,想要超越极限而面对现实无能为力的无措,我想大多数人读来都会被某一刻所击中,发现原来我内心也有一个不服输的“李善德”。
笨拙善良的李善德开始实施计划,四处求助无果。但是后来幸得韩洄、子美这样真挚聪慧的朋友,总是在关键的时候以鼓励以支持。也因韩洄的提点:“和光同尘,好处均沾,花花轿子众人齐抬。”成功说服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助他一臂之力,最终完成这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身上也能看到李善德的影子,蓦然回首,我们大部分人何尝不是李善德。与人合作,协力互助,通过分享和沟通,发挥每个人的专长,最终得到巨大成效,这永远是一条干事创业的黄金法则。与教学中也是如此,无论是在备课过程中,还是在教学实施中,我都主动向同事请教和交流。在课堂上,则注重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用善良拨云见月,善始善终。
《长安的荔枝》全书最打动我的就是主角李善德在运送荔枝的过程中,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正直善良。正是这种坚守,才让这个传奇故事变得温暖。被上司设局,他没有怨天尤人;初到岭南,没有与地方官同流合污;结识苏谅、阿僮等朋友,真诚相待;书中最动容的莫过于林邑奴为报答他那一碗酒之恩而献出生命。李善德顺利完成任务后,没有得意忘形,更没有接受封赏,而是直言相谏千里运荔枝的劳民伤财和压榨百姓……李善德,似乎谐音“你善德”,仿佛在说:“你的善良和品德,是你最好的运气和财富”。
故事的最后作者给了李善德一个好的结局:长安被攻破,皇帝仓皇出逃,贵妃被迫自缢,而此时的李善德一家人,在岭南安稳度日。这是他为官正直,为百姓着想的初心救了他,让他有了善始善终的结局。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把教育当成自己一份热爱的事业。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既然我们是教师,就要愿将青春许孺子,甘为盛世做人梯;既然我们是教师,就要一辈子用爱心去点亮一盏盏心灯,在照亮学生未来的同时,也辉煌自己的人生。
起于一句贵妃的无心感叹,却终于历史的一声长叹。我们正如李善德,人生路上每个人都会面临一个个“荔枝使”般的困境和“岭南之行”式的难题,只有勇敢坚韧,坚守善良的初心,做事精益求精,寻求合作共赢,终会收获希望,品味属于自己的那一枚鲜美荔枝。长安虽远,荔枝犹鲜,愿我们静待花开终有时,守得云开见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