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李鸿章读后感1500字

admin2023-02-03 14:36:57.0读后感386

  初识李鸿章,当然是历史课本,但那也止于他签订的一个个屈辱的条约。那时,李鸿章作为“卖国贼”的形象就那么简单而深刻地印在了脑海里。一直不忍详看晚清史,也不喜欢看晚清的人物传记,也就因为其间血泪太多,每每无法成章看完。后来,在准备给孩子讲励志故事时,收集到一个曾国藩青年时虽不聪慧,虽不记忆超群,但勤奋异常的故事,于是,很好奇,这么一个记忆力连小偷都不如的读书人,怎么就成了大学者,怎么就成了晚清的中流砥柱?带着这份好奇,快速地读完了唐浩明写的《曾国藩》,也顺带多了解了一些李鸿章的其人其事,书中虽夸他聪明、精干、果敢、富于决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毕竟记述不详,于是,又激起了看他的传记的想法。这个假期,终于得到了肖仁福著的《李鸿章》,一口气把五卷本全看完。

  青年时期的李鸿章,紧紧依附其师曾国藩,以一介书生的文弱之躯驰聘战场,以其胆,以其识,以其策,败太平军,灭捻匪,屡建奇功,力挽狂澜,显示了他超出其师的军事才能。他的战功当然也得意于部下的得力和死战,他能查人,善识人,也喜欢栽培提携身边的人。但是,他为了权力又过于任人唯亲。比如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虽有陆战经验,但不熟海战,而且又不好好研习水战,这种以外行领导内行的做法,首先就铸下了大错,他既无指挥海军从事海上作战的军事才能,又无克敌制胜的胆略和勇气。他几次提出辞职请求,李鸿章都断然拒绝。唯李鸿章的命令是从,使他始终采取的是多方避战的策略,畏敌不敢出击。偶而遭遇敌人则又指挥无方,加上他不听正确的电谕和意见,贻误战机,终使北洋舰队遭受毁灭性打击。经过甲午战争,日本因胜利而更快地走向军国主义道路,并使这个原来封建落后的太平洋岛国跻身于世界强国的行列;中国清朝政府的失败则使得李鸿章创办的洋务运动破产,并使此后中国近代化的道路更加曲折而艰难。可以说,李鸿章一手提拔的丁汝昌是甲午海战失败的罪魁祸首。李鸿章成也“淮系”,败也“淮系”。然而,没有军费,没有先进的装备,李鸿章敢去责怪拿海军军费大办生日宴的慈禧吗?我同样想发问:到底是谁击沉了北洋舰队?
李鸿章
  李鸿章虽出身科举,却思想开明。坐上天津直隶总督的宝座后,他开始做起了富国先强兵的美梦。他要学习经世济用的西法,他要师夷长技以制夷,他兴办学堂,开办矿物,创办兵工厂,成立轮船招商局,选派孩童出洋留学,亲建海军等等。然而他只学技术,不学制度、思想和文化,三十年的美梦注定要幻灭。为了羽翼未丰的海军,为了积贫积弱风雨飘摇的清王朝,他顶住清流派和主战派的攻击,采取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保存实力,徐图发展。然而西方列强的蚕食鲸吞,已容不得他徐徐发展,要想保住官位和权势,必须和害怕洋人、害怕战争的慈禧一条心——求和!于是,卖国割地的不是主子,而是生死荣辱俱操在主子手中的大臣!于是,应该遭受谴责唾骂和遗臭万年的不是主子,而是领命而去谈判的臣子!主子不授意他,他能签订下中法新约,马关条约、中俄密约、辛丑条约……等条约吗?晚节不保!可怜李鸿章做了慈禧的替罪羊,他的屈辱既是个人的屈辱,更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屈辱!他的卖国是个人的行径,也是一个国家的自我沉沦和抛弃!弱国无外交,叫李鸿章拿什么作底气与强国谈判?

  我实在佩服李鸿章的勇气。就算他如何地贪恋权势,以他读书人的身份,也不至于拿一世的权势换万代的清白吧?但他没有以告老还乡为由,急流勇退,而是一次次地接受这种苦差使。他何尝不明白,他再聪明盖世,他再功高震主,也只不过是慈禧手中的一颗棋子,哪里危急放哪里。踏上仕途就是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正如梁启超之评价:“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李鸿章的无奈是一个王朝的无奈!

  李鸿章的悲剧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