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岳南南渡北归读后感1500字

admin2023-01-17 17:54:58.0读后感217

  暑假闲暇之余,翻出来先前就买了却又由于工作缘故搁置未看的《南渡北归》,作者岳南先生用《南渡》、《北归》、《离别》三部曲描述了从1937到1977大约四十载中国众多学者大师的经历轶事,与其说是轶事,倒不如说是一部集大师爱国求知之精神,自由民主之追求的发展史。

  打开书的扉页,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一句“大师远去再无大师”。这是《南渡北归》的基调,也是其主旨所在。在文章的字里行间荡漾着一股作者对民国时期那一代知识分子高山仰止的敬仰之情,这让我不禁思索:为何在大动乱时期能造就出一大批,至今都无法企及的学术大师?而大师之后,真的再无大师了吗?等把整套书看完后,留给我的印象最深也是最为钦佩的大师有陈寅恪、傅斯年、李济、梁思成,还有就是梅贻琦。大师们的人格品行,让人油然而生一种崇敬又亲近的感觉,他们代表就是自己心中的知识分子,他们品格、信念,坚韧而独立,不依附,不谄媚,不趋势,始终保持对国家、民族的忠诚。同时也深深感知到作者用“南渡北归”这四字来作为书名的用意。
南渡北归
  何谓南渡?西南联大教授、哲学大师冯友兰在西南联大纪念碑碑文中对“南渡”的释义更为全面:“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曰南渡”。正因日寇的侵袭,我国学界被迫南渡西迁,因此才有西南联大的诞生和民族大业的存续。而在这民族危亡之际,也诞生了胡适,陈寅恪,傅斯年等一批大师,而岳南熟知所指的大师,正是当时有民族大义,独立精神,为民族存续和国家复兴大业而奋斗的知识分子。滚滚长江东逝水,这一代大师确是淘尽不复来了,但在离别之后依然依稀一丝期盼,期盼着有朝一日能够再次的“北归”。

  在南渡的十年前,1927年,昆明湖底沉入了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而其徒陈寅恪在他的纪念碑铭上题写了: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也成为了“五四精神”的重要内涵。作为南渡北归的重要代表人物,陈寅恪此言,不仅是影响了五四运动学界的思潮,更是为十年后学界南迁追求更高的发展,躲避日寇的毁灭性打击,寻求科学合理发展方式提供了理论支撑。南渡是一个过程,不断的西迁和南徙,看似是一个“逃亡”的过程,也是一个无奈之举。中国知识分子在不断的迁徙中却是背负着使命的,他们不是为自己的苟活,而是为了民族的复兴,提高国家的学术,发扬民族的精神,是一场正义的,伟大的“逃亡”。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不仅仅是陈寅恪用来定义王国维的,同时也是他给自己的座右铭,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也成为了清华的校训。这句话在当时中国那段黑暗时期如同点燃了希望之火,南渡时这一批学界大师护送着文物、史籍南下躲避战火,又有似蔡元培一般倡导“思想自由,学术救国”,西南联大创业艰难还仍躲在防空洞传道授业的学者大能。纵观今日,科技的发展,民族的振兴,更也离不开这“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催化。虽然那是不可复制的大师的时代,而大师的风骨,却可以照映到现在的辉煌。

  大师之后,真的再无大师了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在书中我们看到了大师们所具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他们的坚守和执着,成就了硕果累累。而我们略微梳理一下历史就不难发现:一旦人们在思想上不敢越雷池一步,创造力就会受到限制,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就再难出大师。我推崇陈寅恪,不仅是因为我们同为传道授业者,更是因为我们都认为:无自由之精神,便无永恒之真理。任何事物都不是自然而然,而实事求是,忠于学问,不仅是师者所循,更是我们每个人应当明白的道理。因此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更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独立之人格,让学生能在历史面前做出正确的思辨与选择,也就学会了怎样对待现实。当学生学会了怎样对待现实的时候,也就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具有独立人格与自由思想的人。大师已经远去,风范犹长存,我相信在“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引领下一定会有新一代的大师出现来带领下一代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