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1000字左右

admin2023-01-03 14:42:54.0读后感300

  曾看过这样一段话,很喜欢,跟大家分享下:“我走过的山路是徐霞客曾经留宿过的,我走过的关隘是六国曾经逡巡而不敢前的,我驻足远眺的城楼是于谦曾经坚定守卫过的,我现在能驰骋由缰的西北草原是霍去病曾经为之而奋战过的,我还能吃到苏轼当年手不停箸的红烧肉,我还能饮到太白当年举杯邀月的花间美酒,我还能在众多浩劫后读到前人的筋骨血肉,我还能在大喜大悲后脱口而背出一句他们曾经用来形容自己的爱恨离愁。这片土地留给我们后人最大的礼物应该就是这么两件了吧,一件是历史,一件是文化,前者可鉴世,后者可润心。”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这本书真的封神,读完后心灵被洗涤!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二十世纪末,当多数文人都拥挤在出国、升职、下海的闸门口,有个书生却被背过身躯,成为了一个逆行者,披着一件破棉袄,穿着一双旧胶鞋,在无数人的芒野间细细寻觅这个书生就是余秋雨。
文化苦旅
  他执笔写都江堰、鸣沙山、莫高窟、西域喀什、黄州赤壁……他说:路,就是书。于是,他走着属于他的文化苦旅写下关于历史和生命的诗篇,完成了一次首创意义上的文化踩点,它埋藏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穴位。

  “路,就是书。”这句话说的太好了。被疫情影响的这三年,无法迈开步子走遍全国,还好有书能助我实现想象力的远行。我是首次阅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从序言开始就为之震撼,便被深深吸引,只觉得大智大美,这本书包含了三个方面:中国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凭借山、水、物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它在世界的每个地方为读者找寻文化背后的故事,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

  老余在追寻文化根源的旅途上,苦苦前行,看到了历史的冷漠,看到了文明的起伏,看到了文化的兴衰。每一处的文化都经历千百年历史的洗礼而巍然不倒,有些虽只留躯壳,有些已面目全非。

  读《都江堰》,让我知道中国历史上矗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使它让旱涝无常的四川成了天府之国。读《抱愧山西》,让我知道在十九世纪乃至以前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中国最富有的省份不是我们现在可以想象的那些地区,竟然是山西。读《黄州赤壁》,让我读的痛心疾首,我们的伟大诗人苏东坡曾遭受着莫大的诬陷和折磨,又让我感动于苏东坡灭迹后的脱胎换骨。

  老余仍能在痛心疾首后理性睿智地为我们用文字还原鼎盛时期的文明,也只有在老余的笔下,这里的文明有生命、有感情、有温度。喜欢老余笔下文化的画卷,从自然山水到人文古迹,从滚滚大漠到烟雨江南。老余站在古人站过的地方,告诉人们历史的长河里到底承载过怎样的秘密,那些属于我们的文明就在我们脚下。

  这本书让我无比震撼,无比感动,是今年读过最喜欢的书,读完这本书,获得更多的是思考的力量和精神的丰盈。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