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欢迎来到一年级:幼小衔接家长手册 》读后感2500字

admin2022-09-02 14:48:28.0读后感912

  9月如期而至,我的孩子要告别幼儿园,走进小学一年级了。虽然在工作的十多年中,我不停地告诉家长,面对幼小衔接,我们要做到的应该是:尽力学习,顺其自然,无需焦虑。而事实上,在遇上自己的孩子第一次升学衔接,我确实焦虑。

  面对被挤压得越来越少的亲子时间,周边“别人家”孩子的花式内卷,以及我家中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形式进行的幼小衔接训练……这些都在迫使我必须去寻找一些现成的衔接系统和方法,帮助孩子平稳、轻松地投入小学生活。

  《欢迎来到一年级》是全国十大明星校长、北京史家小学终生名誉校长卓立的著作。卓立校长在50多年的教育职业生涯中,始终在思考,什么样的教育是现在的孩子所需要的,是能够帮助他们面对未来的世界的。现在他将自己几十年来的思考与总结的经验,进行梳理,为父母们撰写了这本幼小衔接读本,从实操的角度帮助家长“反焦虑”。

  书中首先告诉我们,孩子升入一年级,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在这过渡的时间,家长需要积极地为孩子的入学准备“成长小锦囊”。

  锦囊一:要营造一种预备入学的仪式感

  帮助孩子走进小学生活,“仪式感”是一个好帮手。这种“仪式感”是为了让孩子听到自身成长的“声音”,使孩子对一年级的认识从懵懂走向清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做到的是:

  (一)要有意识地用孩子的大名来称呼孩子。并告诉孩子,他即将会成为一名小学生,在他的课本、作业本上将会需要工工整整地被写上这个名字,他将会和那些还被称作“宝宝”的小弟弟、小妹妹大不一样了。

  (二)要让孩子从入学登记开始,参与预备入学的每一个环节。带他探知新环境,从心理上帮助孩子靠近小学。
欢迎来到一年级
  (三)要让孩子参与准备学习生活用具的全过程。在选购的过程中要充分聆听孩子的意见,并且可以在列好清单后把孩子带到实体商店让他进行自主采购,从而帮助孩子感知小学学习的不同之处以及培养“我的学习我做主”的主人翁意识。

  锦囊二:要引导孩子常怀一颗敬师爱校的心

  我们经常会在微信、QQ交流群组中看到家长们热烈地讨论什么样的学校,什么样的老师才受孩子喜欢,受家长欢迎。可是,现实中,孩子马上要就读这所学校、马上要共同生活,学习的老师是否适合我们的孩子?其实是未知的,这些都要通过长期的相处去磨合和检验。所以,我们一年级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想尽办法去使孩子和学校、老师产生情感联结,使他喜欢去上学。

  (一)要鼓励孩子在课堂上积极发言。积极发言的好处实在是太多,发言时孩子的思维会为争取发言的机会而紧跟老师的课堂节奏,从而及时掌握知识;慢慢地,他的知识积累也会越来越多,自信心也会越来越强,这就能使课堂学习进入一种正循环。试想一下,一个在课堂上乐于发言、深得老师、同学们互动乐趣的孩子,肯定会特别喜欢上学。

  (二)要鼓励孩子积极参与班级的事务。无论大小,如下课时,征得老师的允许后帮忙擦擦黑板;放学时班上缺一个值日生就主动留下帮忙打扫卫生等等,千万不要觉得孩子在白干活儿,吃了亏。这个亏实在是值得吃,因为就通过这些班级事务,才能建立起孩子跟他的班级的连接。这时候,存在感、归属感都会纷至沓来。

  (三)要鼓励孩子正面观察老师。一年级的老师面对40名新生,以及他们背后的近百名家长,在开学初既要凝聚班级营造氛围,又要紧跟学科教学的进度,还要对孩子的各种资料台账进行重新建档,着实是非常不容易。如果孩子在开学初未能得到像幼儿园时的关注,是很正常的。作为家长,在这时,应该反过来去关注老师,哪怕是老师只做了一点点,我们都要注意到,并且,详细地向孩子描绘老师对他的关爱,这时还建议加入适当的“艺术加工”。比如,老师放学时匆忙说的一句“挺好的”,可以给孩子转达为,老师说,你上了一年级以来,上课挺认真,眼睛总是盯着老师,遇到会回答的问题还能高高举起小手,他看到你每节课都会举3次手以上。你还因为很愿意帮助别人,交到了4、5个好朋友……这样做就是为了让孩子直观地感受到老师多喜欢他,引导孩子也去正向地观察老师,发现老师的优点,喜欢老师,从而信任老师;相应地,他也会喜欢上这个老师所教的学科,进而喜欢学习,想让孩子从一年级就爱上学习,其实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锦囊三:要引导培养孩子一些必备的习惯和能力

  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上的好习惯绝对不是一周或一个月能够培养出来的,而是要靠日复一日的坚持,也正是因为这种日积月累的坚持,慢慢地好习惯就会衍生强大的能力和知识积累。一年级的时间其实很短暂,孩子要在这一年里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有些习惯和能力,我们不妨带领孩子先积攒起来。

  (一)培养某一方面的实力。这里的实力并不是限定于学习的能力和成绩,有的孩子出于兴趣,对各种各样的昆虫常识侃侃而谈,有的孩子会像凯叔一样给他的同学讲有意思的故事,有的同学已经能1分钟跳绳200下,还有的同学会用烤箱烤美味蛋糕……如果孩子觉得自己还没挖掘到自己的“潜力”,现在才一年级,我们不妨陪孩子去培养一些特长,毕竟老师可以给予的是更多无私的关爱和包容,但是想收获同伴发自心底的敬佩与赞赏,以建立自信心和存在感,是要靠自己的实力去获取的。

  (二)学会有条理地整理。要在上一年级前必须通过整理家中的书柜、书桌和小背包,去学习校园中基本的收纳方法,以便开学后更好地适应小学的生活。作为家长还可以预先准备好姓名贴和不同颜色的文件袋,以便孩子从开学就养成分类整理书籍,和辨认区别自己物件的习惯,总比等到丢三落四后再去纠正要高效得多。

  (三)学会合理安排时间。书中给我们分享了2个管理时间的温馨提醒:一是帮助孩子学会管理作业时间,不宜用沙漏这样的计时工具作为提醒,原因是沙漏的动态流动和发出的轻微声响,容易引起孩子的分神。二是对于课后作业,孩子宜按科目来完成作业,即完成一个科目的全部作业,包括口头、复习、预习等,然后再开始下一个学科的作业。因为老师在布置自己负责的科目的作业时,是按学科的整体进行考虑的,当我们的孩子按科目完成作业,就会发现,这样的方式能使孩子的思维不需要在不同科目体系、频道之间来回切换,最后完成作业的时间更节省也更有效果。期待大家可以引导孩子去验证一下。

  小学是人生的基础,而一年级是小学的基础。孩子上学了,家长也应该上学。作为家长,我们要主动去学习科学的教育规律和方法。在一年级,全心全力花在孩子身上一个月的时间,抵3年级以后的一学期,抵6年级以后的1学年,甚至更多。有些时光错过了,就永远错过了,现在我要将当年跟家长们熬过的鸡汤,再给自己盛一碗,然后将心中的那份焦虑化作强大的动力、科学的引导和适当的关注。期待来年,我再跟大家分享时,能说一句,瞧,我读懂了这本书,也把这本书用好了,期待你也一起来读一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