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建党伟业观后感1500字

admin2022-07-21 14:42:07.0观后感454

  我头发上的发辫是看得见的,而你心里的发辫是看不见的!——辜鸿铭

  若非以电影这种直观的形式,于我而言,实难从平实客观的历史书中这样清楚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中国黑暗凋敝的情状,也很难体会到那些企图为中国找到一条光明出路的能人志士的热情与抱负。因而在看完《建党伟业》之后,我不仅对辛亥革命后的各位名人志士有了更立体的认识,也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必然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民国初年革命党内部态势混乱,国内形势仍然动荡不安。南北和谈之后,紫禁城内正在上朝,隆裕太后闭着眼听着,缓缓睁眼时,一滴眼泪夺眶而出。她侧过头夺过尚未成童的溥仪手里的玩具,面对年幼的皇帝带着哭腔的质问,只柔和又悲伤地说了句:“皇上,上朝不能玩这个。”这一幕令我感触颇深,让如此年幼的一个孩子担任皇帝,于国于民,皆为不幸;让如此年幼的一个孩子担任皇帝,于子于母,亦是不幸。
建党伟业
  一战爆发后,日本出兵青岛。镜头给到北京民国总统府的鎏金的龙椅前,只听得舒缓的日语。然而一看姗姗来迟的字幕,才发觉日方用着平静的话语念着吃人的《二十一条》。袁听罢,猛地合上文件,侧过头居高临下地讽刺了一番日本首相。面对日使的威胁,他非但没有妥协,反而徐步走上前去,将文件猛地砸去,冲着日使劈头盖脸一顿怒骂,随后走将出去,相当有大总统的魄力!正当我以为他要替中国人挺直腰板说话时,却被日方助他称帝这一条件给收买了。

  最令我难忘的是蔡锷大将军。袁刚就任大总统时,他在一旁逗蟋蟀。我原以为他只是个玩物丧志的将军,殊不知这也是他计划中的一部分。当座下众人齐呼“中华帝国大皇帝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时,蔡锷在高呼的人群之中神色严峻,一言不发。袁言闭,蔡盯着他,只不屑地一笑。当蔡别离小凤仙时,曾言道:“天下人都知道,我蔡锷爱美人不爱江山。奈何,七尺之躯,已许国再难许卿。”前言不搭后语,可正是这矛盾的寥寥数语,足见其以国家危难为先的担当。在赴日与孙中山交谈后,蔡带病回到云南并率军入川与吴佩孚在棉花坡决一死战。战胜后,朱德扶着蔡锷,这个重病缠身的将军阴沉的脸上再度容光焕发。这样一个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大将军,很难不让人为他叹服。

  袁在得知战败消息后清楚自己大势已去,只掸了掸龙袍上的灰,尽管眼里满是不舍,但终是带着他的皇帝梦入了殓。当周边一圈人穿着丧服为他哭丧时,我只觉得可笑:倘若眼泪是真的,那他们便是封建帝制的忠实奴仆;倘若眼泪是假的,那咱们便是袁氏失败的最好证明。百日皇帝,徒增笑尔!

  五四运动后,中国代表团不卑不亢地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的情景展现给世人的,不仅是中国人的礼节,中国人的隐忍,更是中国人的铮铮铁骨!

  面对昏庸无能的政府,毛泽东清醒地认识到“今天的中国,绝不是换一个皇帝,一个总统,就能改变的”。对于中国问题,李大钊希望借用俄国经验,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拯救中国。而胡适并不认可,认为中国不能再亦步亦趋,继续照搬外国体制。毛起初也对“将国外的革命经验搬到中国的可行性”存疑,认为“中国的问题比哪儿都复杂”。在赴法上船之际,毛毅然决然选择留下来宣传马列主义。

  诚然,如辜鸿铭先生所言,每个国家的体制都是应该是其本地文化孕育出来的,照搬是万万不可取的。而毛和李不仅认识到了这点,也看到了布尔什维克政党团结了最为广大的工农阶层,且深刻认识到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最后,在多方促成下,中国共产党应时代所趋终于在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成立了,中国革命面貌也终于焕然一新。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