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那年深夏读后感1000字

admin2023-02-14 15:35:03.0读后感523

  “那个夏天,男孩仿佛一夜长大。”

  史蒂夫·克卢格的《那年深夏》,全书有三百多页,当你翻开这本奇特的书时,请你做好由乐不可支转变成痛哭流涕的心理准备。

  这本书是以书信的方式写成的,全书没有提到任何关于夏天的词,但题目却是《那年深夏》,很多人因此认为作者跑题了,不!作者没有。

  全书篇幅很长,主人公只有两位:乔伊和查理。乔伊是一位12岁的小孩,他从九岁开始,常与白宫通信,行动大胆乖张,曾经在蓄水池里小便,他这样做的原因是他的父亲抛弃了他,没有了父亲,乔伊开始放飞自我,闯了很多祸,但是没有了父亲的约束反而让他有了异于常人的敏锐力,在预测国家总统投票率、二战的准确率时让连任总统——罗斯福大吃一惊。查理呢,他是一位“出口成脏”,把三垒打成全垒的万人迷棒球明星,他和乔伊一样,闹过很多事,他甚至开玩笑说自己要把尿尿在了市长身上,这样志同道合的人,乔伊当然不会放过,于是就常与查理通信,他们互相挖苦对方,互相捉弄,嘲讽,这已成为他们的家常便饭,但在爆笑的语言中,让人感受到的却是两个不为大家所接受的人如家人般的互相支持与鼓励。
那年深夏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不就存在许多这样的人吗?一个人如果与另一个人感情深,他们不会表现出来,而是会像文中“小鬼”、“猪头”、“臭小子”这样亲昵不见外的称呼,因为这才是朋友之间雷打不动的友谊,而不是虚伪的“哥哥”“姐姐”这样的称呼,这样并不能表现什么,只能证明这两个人并不是真正的朋友。查理他们的友谊不像桥、石块、钻石以及任何事物,因为他们才是真的感情,真的友谊,真情实意是不需要任何喻体的来体现的,他们就是他们,这才是真实朴素的情感。到后来查理参军战死沙场后,整个城市甚至是他的妻子都知道了查理不在了这件事,可是乔伊坚信查理还活着,只是大家看不见他了,查理一直都活在乔伊的心里,无论生死,无论相距多远,无论他们心在何处,总能彼此感受到,这才是真正的朋友,不凡中透露着淳朴。如果说他们有象征,那么这个意义是非凡的,因为他们谁也离不开谁,两人的关系由互不相干转变到了家人关系,这是思想的飞跃。

  为什么整本书与夏天毫无关系,书名却是“那年深夏”呢?因为查理和乔伊关系密切,但到了结尾分别之时,他们却分不开,就像一年中的深夏一样,深夏过后就会慢慢开始冷,大家不想让深夏过去,但时间不同意,查理和乔伊也一样,不舍之情充满了家庭与战场,可是他们又有什么办法呢?生活也是一样,到了分别之时就会告别美好,去迎接新的未来,这是自然规律,我们可以像“能量守恒”一样,把思想转变成乐观主义思想。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