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第56号教室的故事——雷夫老师中国讲演录》读后感1000字

admin2023-02-10 16:35:50.0读后感356

  时间走得很慢,也走得很快。转眼寒假来了。工作室主持人马老师布置一些读与写共同进行的作业。于是不敢怠慢,一一地找来或看或听。看文人的人生起伏,学习优质的教学思考。感触很多!《第56号教室的故事——雷夫老师中国讲演录》是触动我心灵的其中一个。教学需细心、用心,用四十岁的岁月心灵装扮成十几岁的心灵与学生一同成长!时刻保持水源的清洁!

  小学时,对一道数学题印象深刻,这道题就是一个水池两个水管,一个进,一个出,两个同时开,水池里的水什么时候装满。喜欢数学的我很喜欢这道题,但依然会感觉出题的人一定是很有意思的人。他怎么会想到出这样的题呢?那时候,农村生活艰难,没有水管,只有水井,没见过同时开和关的水池。只记得水稻干旱时往稻田里灌水,只能进,不能出。后来见到水管了,依然不太能理解会有这样的题。水管同时开,这不是太浪费了吗?
第56号教室的故事
  中学时,特别喜欢放学后走在田野的路上,傍晚的阳光非常的柔和,风也是懒懒的。小路两边的矮草因为茂密会斜倒在小路上。红薯叶、黄豆叶、大麻叶都是成片成片的绿。有成段的小路边会有些窄窄的水流,哗哗地流着,水流两边都是软软的土,水浅浅的,因为可以一眼见到水底,水那么少,却是那么清!

  春天,一同学放学总是喜欢去打篮球,忙碌的我让一同学去到操场将他找回。问他原因,他告知就想玩玩。我说:“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傍晚的时间对于一个初三的学生也是很宝贵的!”他懵懵地说:“好,我以后不去打了”不知道他到底明白了没有,但后来确实不去打了。也许这个道理他知晓的时间还不是太晚。又一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天天学习,每天都在苦苦地背诵,可不见好的效果。有一次从教师办公室出来,恼怒自己学不会,一冲动将手锤在了并不结实的墙上。墙锤个小洞,手也受伤了。我告诉他,学习效果需要时间的沉淀!他释怀了!

  孟子说:“人无有不善”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我亦信之。人出生时只是本能地会吃会喝而已。哪里就有善和恶之分呢?且婴儿也不知何为善何为恶啊。

  草木向阳而生,人亦向阳而长。追求美好是活着的意义。可何为好?需要去辨!如何才能好,需要去做!怎么做?怎样做的方式才是符合大众的好!这需要去了解和知晓!我定义之是心安!

  草木春天生长,秋天衰落。人也是在成长,时光在流逝,人的认知也应在不断的变化!可若是这认知跟不上成才的步伐,出了问题,那就不好,不善了!可见这人生路上的认知要和成长的步伐一一对应才行。就像x轴和y轴坐标相应才和谐美好。时光是不停地在走,那认知也要不停地改变,方常新常应。

  水流不止,水才清!水管同时打开,去污涤清,才能水满池溢!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