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袁隆平的世界读后感1500字

admin2022-12-31 18:46:54.0读后感363

  读了这本书,为袁老的一生而感动,以自身的梦想“让大家吃饱饭”而帮助千千万万的人。虽然他于2021年5月22日因器官衰竭而去世了,却拥有着难以取代的地位,为后人学习与敬佩。

  对于袁老从前的认知,只是大概的了解,培养出杂交水稻帮助许多人摆脱饥饿,这本书从袁隆平的出生、科研学习等经历都有详细的描写,使我对他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有了更深的敬佩之情。

  袁隆平小的时候出身不错,父亲袁兴烈就读于国立中央大学,母亲也是大家闺秀,从小就给予他较好的教育。但童年时恰逢九一八事变,一家人逃难至重庆,差一点可以进入游泳队或者飞行员,都因为一些原因失之交臂;想象着有一天人们可以坐在稻子下乘凉,果子在窗子外,伸手一摘就能吃,怀着这样美好的梦想报了农艺系。

  大学四年毕业,被分配到了安江农校,是一个非常小的农业学校,去的路途漫长而困难,生活条件也很艰苦,那时周恩来总理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希望全国科研工作者努力做一些事,袁隆平也准备参与其中,提出关于嫁接的想法,把各种品种嫁接得到新的品种,种类虽然丰富,但唯一的问题不能遗传,无法形成种子。
袁隆平的世界
  1959年的自然灾害对袁隆平的影响较大,有三年的时间大家都吃不饱饭,漫长的饥饿如缓慢的凌迟,痛苦无比。这段岁月对袁隆平影响较大,意识到了身上的责任感。而这时,队长不知从哪弄来一包种子,在那时种子尤其珍贵,队长提出能否弄出亩产500公斤的种子的科研建议,于是袁隆平准备开始做水稻杂交方面的研究。那时对于水稻的学术观点有“水稻是雌雄同花,意味着水稻长出来之后自己和自己交配了,很难杂交”,还有便是“水稻杂交无优势,长出来的水稻还是一样”,杂交水稻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实现的事。

  尽管如此,湖南的水稻最多,袁隆平依然想试试,于是人工去雄,就是把雄蕊一粒粒去掉,这很难做到。袁隆平常常拿着放大镜在稻田里寻找,忽然有一天“功夫不负有心人”,发现了一株特别高的稻子,穗又粗又大,特别兴奋。但将这个种下第二年发现种出来的高的高,矮的矮,根据性状数了一下,正好符合孟德尔3:1分离定律。后来经过不断观察找到了第二个神奇的种子——雄性不育株,这样就不用人工去雄了,找到稻株,需要不断培养,没有那么多花盆,他便找收破烂的人,以廉价的价格收来培养植株。

  后来,为了更好做科研,到三亚南繁进行实验,三亚的好处在于稻子如果在东北只能产一季,在湖南就是两季,如果到三亚可以做三季,育种速度可以提高,他常年待在南方育种,育好了带回湖南,到田里种植,为了能让种子在一路上发芽,育种学者们把种子用一块湿布包起来,贴身包着,用体温催种子发芽,不禁为科研工作者的敬业而感动。

  科研与农业是需要长期积累、不断观察的工作,有时候是未知的、迷茫的,就像稻田里找稻子,如果找不到那一颗特殊稻株,科研就难以持续进行,如果错过了特殊的一株,便会失去许多机会,就像寻宝一样。

  读完这本书感触挺深,觉得每个人的命运也像种子一样,虽然微小,却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特殊的稳定高产植株如果培育几代便是不小的数量,呈指数级增长,挽救不少的生命。个体的力量虽小,但是信仰与影响是可以传播的,现在通过互联网,更能起到不小的作用。有时候学习权威思想,却不能过于拘泥于观点中,有想法得自己试试,说不定也是一种解决方法。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