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巴拉巴西成功定律读后感1000字

admin2022-12-05 14:29:19.0读后感250

  最近读了一本书《巴拉巴西成功定律》。这本书不是鸡汤式的“成功学”,而是成功的“科学”,其“定律”是建立在大数据基础之上的。这本书研究的成功就是世俗的、可见的成功。比如说,你是一个作家,你的成功就是你写的书销量怎么样;你是个律师,有多少人排着队请你帮他打官司;你是个明星,你有多少粉丝……这本书说的成功不是你自我感觉怎么样,而是社会对你的认可。业务表现好,不等于成功。决定你成功的不是你的业务表现,而是别人对你业务表现的评价怎么样。你的成功不是你的事,是我们(社会)的事。

  巴拉巴西有个中国学生叫王大顺,现在是美国西北大学的教授。王大顺的团队用一个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做数据分析,研究了3000位艺术家的作品的拍卖价格,20000名学者在谷歌学术(Google Scholar)和科学引文索引(Web of Science)上的作品引用次数,以及网络电影资料库(IMDB)中6000名导演的电影评分。在研究了这些数据后,2021年,王大顺和他的合作者有一个新的发现:为什么很多创造者都有类似“爱因斯坦奇迹年”那样的经历,也就是在短短几年之中连续出特别厉害的作品。他把这种现象称为“连续火”(hot streaks,本·科恩称之为“热手效应”),也就是像打篮球“手热”一样,怎么投就怎么有,真是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他曾经以为这种爆发是随机的,但后来发现不是。
巴拉巴西成功定律
  那这“连续火”(“热手效应”)的秘诀是什么呢?简单说,你要先有一个“探索期”(explore),再接一个“深耕期”(exploit)。所谓探索期,就是在几年内,你各种题材、各种风格都尝试一下,尤其是最好尝试一些此前没人做过的、实验性的东西。等你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也最有前途的方向,就进入几年的深耕期,专门在这个方向上用力。这个深耕期,就有可能给你带来“连续火”(“热手效应”)。

  王大顺的研究说,那些一生都在漂泊毫无定性的人是不太可能成功的,那些一辈子专攻一个小领域的人也不太可能成功。最成功的是那些经历几年探索期,再接几年深耕期的人。而最有志向的创造者还不会止步于此,他们连续火了几年之后会感到枯竭,就再去经历一段时间的探索期,尝试一些全新的东西,然后再来个深耕期。王大顺还发现,这个策略不仅仅适用于年轻人,也适合任何年龄段的人。从职业生涯规划的视角看,探索期带给创造者的应该不仅仅是找到了一个好方向,而是自身技能和视角的丰富,是气质的全面提升。

  再回到“巴拉巴西成功定律”。第一条是这样的:如果业务表现可测量,业务表现驱动成功;如果业务表现不可测量,则是网络驱动成功。例如打篮球,你得分高,防守好,助攻多,可测量的数据亮眼,球队就会争相签约你,给你高工资。但有些业务表现,如艺术品,就很难测量,那就靠社会网络。不过,大多数项目处在二者之间:表现和网络都起作用。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