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孔子传读后感700字

admin2022-11-29 19:35:48.0读后感235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读完鲍鹏山的《孔子传》后我感受颜深。

  书中,我最感兴趣的是“三十而立"部分。通过对这一章的细致阅读,我才发现孔子之所以被称为是古代伟大的老师,不止因为他创办了私学。决定一个民族前途和命运的,是人心而人心是教育塑造的。孔子对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最大的贡献,就是奠定了教育的重要性。其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是我们刚刚学过的一句话,但是鲍鹏山却赋予了这句话更深刻的含义。在他看来,“真正的好老师,不仅要有知识,而且还要有头脑,有眼光,对人间是非、善恶美丑有价值判断力。他教给学生的,不仅是已有的知识,还要教学生能判断是非。有了思想的方法,有了判断是非的立足点一一价值观,并以此去甄别、判断这个世界的是是非非,做出自己正确的选择,才算是知新。只有既能温故,又能知新的人,才配做老师。只有知新的人一一能根据正确的价值观对纷绘世事做判断的人,才是真正的立起来的人。否则,光有知识,只能算是立起来的书橱。所以二十岁的孔子只能算温故,三十岁的孔子才能说知新。
孔子传
  纵观孔子的教学思想,最出名的当属因材施教。对于学生,什么样的阶层,什么样的家庭,他都收入座下,正身以俟,欲来者不拒,欲去者不止。在实际教学中,孔子对不同的人问的同一个问题,往往是给予不同的回答。对待鲁莽的子路,孔子要求“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对于胆怯的冉求,孔子却鼓励他“闻斯行之”。因为对待不同性格的学生,哪怕是同一件事,有人需要鼓励,有人需要告减。

  十五岁的孔子发奋“志于学”,就像我们今天的追梦少年一样,意气风发,充满理想。三十岁的孔子成长为一位“诲人不倦,学而不厌"的“至圣先师"在春秋的时空里,气宇轩昂的屹立于天地之间,守护若自己的激情与理想,创造和传承了一个民族的文化!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