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为什么精英都是时间控读后感3000字

admin2022-11-17 14:30:26.0读后感418

  回想近段时间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我感觉到非常忙乱,想改变却又无能为力呢?《为什么精英都是时间控》(湖南文艺出版社2018年出版),介绍了如何将人从忙碌中解放出来的方法,将大脑机能发挥到极致的时间管理术,让工作加倍进行的思考模式和行为习惯,让我受益匪浅。

  本书作者桦泽紫苑是一个精神科医生和作家。1965年出生于日本札幌。桦泽紫苑每天上午写作,每年出版3本书,而且全书由他逐字敲打完成。每天更新网络杂志、YouTube视频、Facebook和博客等社交网络平台。每月6次去医院坐诊。每月读书20册以上并发表书评。每月2-3次研讨会、演讲活动(都是自己原创的新内容)。每周体育馆锻炼4-5次。每月去电影院看10场以上的电影。每年还有两次长途旅行。

  这些事随便拎出其中1-2项,我们都会觉得不可思议。与常人相比,他的工作量是4倍,娱乐时间是2倍,同时还有时间陪伴家人。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作者在书中谈到的两个观点和做法,我的印象极为深刻:

  专注时间>分心时间

  同样是一个小时,做一件事时,是神情专注、注意力高度集中,还是精神涣散、注意力难以集中,前者是“专注时间”,后者是“分心时间”。时间长度虽然是同等的,但是前者工作效率高,时间价值大,后者工作效率低,时间价值小。本书作者桦泽先生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增加“专注时间”和减少“分心时间”的过程。

  发现正常中的“不正常”

  15年前的桦泽先生,作为神经科医生也是像我们一样的上班族,每天按时上班,而且几乎天天加班。上午门诊处接诊10位患者,下午为住院部患者进行巡回检查,有时候还会被喊去急诊科或内科帮忙。下午5点诊疗结束,还有开不完的会,写不完的诊断书或出院病历。中途有时间还会阅读医学书、学术论文或者自己写论文。基本上每天在医院时间长达14小时,晚上赶末班地铁回家,到家通常11点多了。

  看似充实无比的一天又一天,却压垮了桦泽先生。由于精神压力和身体压力过大,出现耳鸣,逐渐发展到一边耳朵几乎听不到,情急之下才抽空做了检查,结果被诊断为“耳蜗淋巴水肿”。他终于发现,看似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其实隐藏了很多的不正常,从此刻开始改变生活方式。
为什么精英都是时间控
  发现平常脑的“不平常”

  有一个周六值班时,因为没有患者所以比较清闲,就想写会儿论文。但是,这篇论文需要用他极不擅长的英语写。开始时,进度如同龟速。但是,慢慢地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他竟然流畅地写了起来。如换作平常,一直都是脑子里就像灌了铅似的,写一句要想一会,有时候还会根本想不出下一句怎么写,但今天的效率确是平时的3倍。从早上9点开始的2小时,写了20多行。他还是那个他,脑还是平常那个脑,但今天却不平常。这是为什么呢?

  由此,他发现了专注力的奥秘。由于白天忙碌,写论文的时间一般都是晚上9点以后,身体和大脑都已经疲惫不堪了。而今天上午身体和大脑是未经过工作的,体力和脑力都处于最佳状态,所以这时候有着超强专注力,用这段时间去工作用所花费的时间短,效率自然高。根据脑科学的理论,在大脑机能最高时段做最合适的工作,可以将工作效率提高原来的两倍甚至更高。

  发现无规则中“有规则”

  这到底是什么规则?15、45、90分钟是人专注力的法则。桦泽先生是个电影迷,把20多部《007》系列电影全都看完了,发现了一个规律,每一部的情节套路都几乎没什么变化,15分钟枪战或动作镜头,场景就会切换到另外一个国家或者是邦德女郎出场的环节。为什么要切换场景呢?一直枪战火爆的镜头不好吗?其实不然,正是高强度的专注力后,换场景让我们大脑能够休息一下。

  细心想想我们的生活,你会发现,学校课程45分钟一节,有经验的老师会每隔15分钟用笑话或题外话放松下气氛。培训机构一般也是设计90分钟两课时。足球比赛,上下两节,每节45分钟,中场休息15分钟,其实这些都不是巧合。人体也有一种周期性规律“亚昼夜节律”,就是人脑比较清醒的90分钟和产生倦意的20分钟会交替来到,形成一个循环。所以,用好15*45*90法则,你也会事半功倍。

  其实这些都是人们无数次试错与研究后的结论,15分钟是专注力的单位时间,3个15分钟是一个工作单元,90分钟是成年人专注力持续时间的极限。所以,并非工作时间越长越好,把拥有比较强专注力的时间用好,发挥它的价值,只有这样专注力的价值是大于时间。

  白天时间>晚上时间

  抓住白天的价值

  巧用“专注时间”

  为什么说白天时间大于晚上呢?其实,桦泽先生认为上午时间价值是晚上4倍。因为,一天只有24小时,并不是时时刻刻专注力都是最好的。因此,时间的价值也并不均等。高专注力的时间段是“早上起初后的2至3小时”“休息之后”“下班前一段时间”“工作截止日的前一天”。所以,每天日常工作可以分为两类,分别称“专注性工作”和“非专注性工作”。专注力最好的时候应该做“专注性工作”,而不是一到上班时间就开始查阅邮箱文件、复印文件、打电话、转发简单通知等一些不需要太多专注力的工作。但很少人把这点注意到,白白把一天最珍贵具有价值的时间浪费了,却选择晚上加班,低效又劳累。

  总的来说,上午时间,人的大脑清醒,趁还没有疲惫感的时候,专注力、记忆力都很好,可以高质量、高速度的完成具有一些脑负荷比较大的“专注性工作”,同时可以制定一个“专注性工作”和“非专注性工作”的日程安排表,也就书中提到的工作术“TO DO清单”。

  午后重启“专注术”

  延长“专注时间”

  肯定有人在想,那下午就不能工作了吗?很多重要的事也可能要在下午去完成呀。接下来分享一些小妙招给大家,用妙招让你重启“专注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午休了,懂得午休,将决定下午自己的疲劳的身体和精神是否能得到修复。

  作者建议午餐就不要吃外卖或者随意吃些,他更建议越是忙碌越应该外出吃午餐。外出吃午餐有助于提高我们体内的血清素的活力,血清素是一种跟“治愈心灵”“放松心情”“回归平常心”息息相关的脑内物质。血清素分泌不足或者活力下降,人就会焦躁不安、容易发怒,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致。

  激发血清素方法很简单,有日光浴、有节奏的运动和咀嚼,外出吃午餐可以同时实现这三项,走出单位,步行5分钟找一家心仪餐厅,这个过程经历晒了日光浴,同步实现了步行,这也是一种有节奏的运动,到了餐馆细嚼慢咽地享受午餐,同时吃的食物也一定要有嚼劲的食物,同时要吃上10分钟以上才有效果。午餐结束后最好还余下20至30分钟午睡时间。

  擅用“约定术”

  提高工作效率

  过了下午3点后专注力也会明显降低,工作效率会进入谷底。书中有也有妙招,就是确定离开时间和战略性“后有约定”工作术。前者意思是确定一个离开单位的时间,会逼迫自己效率最大化,在约定时间内下班,养成高效工作按时回家习惯。后者是强制性的时间限制的工作方法。例如,小A的朋友要介绍女朋友给他认识,约在晚上7点,那小A肯定会在6点半前尽最大努力去完成好今天工作,早点去准备晚上约会。没有约定术,人就会产生惰性心理,拖拖拉拉,做不完就加班的心态,最后不得不加班。如果不喜欢约会,您也可以早上订好晚上电影票或者约定晚上去哪里玩耍,只要您感兴趣的项目,您都能用上“后有约定”工作术。

  晚上的时间,请把它留给您和您的家人,做一些感兴趣的事情。长期忙碌的工作只会事倍功半、身心疲惫,如若晚上加班深夜,不能保证每天晚上7小时睡眠,只会成为时间的奴隶。如果实在有重要事情需要晚上完成,把专注力利用到极致的方法是晚上进行30分钟至1小时的有氧运动。运动一定要在睡觉前的3小时前结束运动,运动后您会发现专注力又回来了。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著名作家村上春树,每天运动1小时,运动后会进行写作,这些是都是他雷打不动的生活习惯。

  这本书让我发现了不一样的新大陆。生活感到忙碌和焦虑,这是对时间管理和专注力的认识程度不够。做好时间管理,高效完成工作,才会有真正的幸福而言。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