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次第花开读后感2000字

admin2022-11-13 15:34:59.0读后感947

  当借阅到这本书时,感觉如获珍宝,翻开这本书第一篇章,里面的几个词:积重难返,次第花开,花开见佛,就让你心旷神怡,心灵清净。

  读到下面这句话的时候:“无论贫富强弱,所有人都不可避免要经历生、老、病、死的痛苦。除此以外,人们还在不同条件,情况下各自感受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不欲临的痛苦”。深深体会到作者把人生看的无比的透彻,抛弃“我执”,回归内心。

  人生本来就是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想要活的轻松,开心,快乐。从中解脱就要从认识痛苦开始,书中写到“一切痛苦的根源在于我们长期以来对自身及外部世界根深蒂固的误解,执幻为实”,“痛苦源自我执和法执,即对自己的执着和对周遭事物的执着”。也许我们太沉迷于现在境况,无法找到来时的自己。所以书中告诉我们,放下执念,找回自己。

  我也很喜欢文中的一句话也是寂天菩提曾说的:“问题若有办法解决,就不必担心;若没办法解决,担心也没有用。”让人立马不在纠结,对于解决不了的事情,就让时间来解决,顺其自然。

  谈到修行,我理解中分为两种,一种自我修行,坚定信心,自律忍辱,相信轮回因果,修持出离心,找到本心。另一个修众生行,慈悲心,菩提心,布施,放生,禅定,发心,无我,无二无别。这是一本让人抛弃包袱,认清自己的书,其中这几段我也很喜欢:“了解无我,可以帮忙我们淡化分别念,认识到倾尽全力去搭建自我的堡垒,坚守人我的区别和界限,不仅是痛苦的,而且是徒劳的。我们因此更能理解、体谅别人,更容易与外界形成和谐的关系。”告诉我们怎么处理自己和外界的关系。
次第花开
  不要不相信因果,有因必有果,因果循环,其中有两句话是这么说的:“欲知前世因,今生果便是;欲知后事果,今生作便是。莲花生大士说:如果你想知道你的过去世,看一看你现在的情况;如果你想知道你的未来世,看看你目前的行为。”就像生活的一句话似的,一切善恶终有果。让我想起刘备的一句名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切都要行善积德,才有好的结果。

  本书中大量提及到生活无常,时间短暂,比如这两段话:“时间也是空间,隔开了灾难与我们。对大多数人来说,只有隔着适当的距离,才能把事物看得更清楚,而太近,会被情绪淹没,太远,就遗忘了。然而佛陀希望我们明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凡因缘和合的事情都会耗尽,都是无常的,没有例外。”感受很深,坦然面对生活的无常,不要顾此失彼,本末倒置,人生本是就是取舍得失。不要太在意。无常得乐。

  当读到这段话:“人的一生即使不经历大灾大难,也是很短暂的,几十年转眼就过了。也许是日子太平静,人们轻易就忘记老之将至,死亡不可避免。不要说年轻人,连很多老人也是这样,好像相信自己能够一直活下去。”的时候,我对作者对生活的通透无与伦比。觉得自己应该珍惜自己短暂的一生,就如书中所述,始终觉得自己不会老去一样。还是执迷于尘世,不能够清醒和明白。

  一切都是身外之物,就像书中是这么说的:“有的人居无定所地过着安宁的日子,有的人却在豪华住宅里一辈子逃亡。”这句话堪称经典。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离苦得乐。

  书中对无常是这么描述的:“无常像是一个面貌丑陋,内心温柔的怪人。如果你不熟悉他,会害怕看见他的脸;一旦你了解他,就能与他愉快相处。”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怎么面对无常,当心情烦恼时,书中在这么写的:“你应该把窗户打开,看外面的虚空,宁静而广阔。尽量放松身心,凝视天空,慢慢地把心融入天空中,安住。”这句话特别解压,抛却一切烦恼,让自己回归本心。

  还告诉我们:“趋利避害大概是所有众生最根深蒂固的一个习惯。我执乃痛苦的根源”包括“我们的初衷是让自己免于痛苦,得到安适,而实际做的确是用一种痛苦代替另一种痛苦。”而这些都不是我们想要的,主要是:“从抓取转向舍弃,仿佛是个重大的选择,而实际上我们别无选择。”和“自以为是不仅割离了我们与当下,而且还使我们更容易受侵犯,也更容易侵犯别人。”“我们只有不排斥别人才能接受自己。”“嫉妒表面上是对别人的不满,实际上反映的是对自己不满。我们在哪些方面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就会在哪些方面表现出对别人的嫉妒。”一切的烦恼都是和自己过不去,唯有放过别人,才能放松自己。任何时候都要学会断舍离,抛却一切不好的,重归初心。

  布施不是我们所说的把自己不要的或者力所能及的给予别人,而是自己仅有,不能舍弃的舍弃。按照书中所说:“布施的精髓是舍弃贪执。”

  这本都说简单易读,我却很吃力,也许我的悟性不够,或者我还是执迷于生活阶级固化的太深。当我在翻开第二遍的时候才发现,这本书有种阅读恨晚的感觉。不但让你的认知得到提升,而且让你的心灵得到升华。让自己从此去末归本。

  引用书中的经论中说:“修行之初,我们的心像高山上飞流而下的瀑布,喧闹杂乱;一段时间后,心变得像平原上流淌的河,不再水花四溅,势不可当;再后来,心像大海,远看平静如镜,走到跟前还是会发现海面起伏的浪花;最后,心像高山,坚毅沉静、岿然不动。”一切归心入内,才能做到真正更好的自己。

  借用书中一句话希望我们都能:“次第花开,花开见佛”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