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童年》读后感900字

admin2022-11-04 16:24:13.0读后感363

  最近,我有幸拜读了《童年》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前苏联时期的大文豪高尔基。

  高尔基以细腻的手法描写了自己苦难凄惨的童年。这本书中的故事情节就是作者生活的真实写照。在这本书里,毫无掩盖的写出了当时沙俄统治黑暗、残酷和不为人道的一面。政府的欺压让老百姓苦不堪言,反映了高尔基对当时国家的无奈与悲伤。读完这本书,让我颇有感慨。他与我们的童年生活有着天壤之别。

  我们的童年生活是灿烂的、彩色的、无忧无虑的。有时,我们可以打开电视机,看看电影;有时,我们还可以拿起手机,刷刷视频;有时,还可以约上3、5好友去打打乒乓球、踢踢足球;有时,还可以和家人去海边度假……可在高尔基所生活的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不仅没有各种好玩的玩具,甚至连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他四岁丧父,十岁丧母,中间还目睹了好朋友“小茨冈”的死亡。他受尽侮辱,饱尝心酸。他没有依靠,还经常被毒打。那个时候的沙俄统治者欺压老百姓,所有老百姓都生活在社会的底层,高尔基他们一家也不例外。高尔基的童年只有八年,也就是三岁到十一岁,十一岁以后,他就孤身一人进入社会闯荡。
童年
  本书的开头就讲了一个悲伤的事情: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的父亲去世了。而他的母亲靠着杯水车薪没法养活阿廖沙,只好把它寄养在外祖母家。而他的外祖父是个十分残暴的人,他开了一间染坊,有钱的时候整天自以为是,没钱的时候天天毒打儿童。有一次,阿廖沙把染坊的一块染布搞坏了,外祖父竟直接把他打得失去了知觉。随后,阿廖沙每周都会被毒打一次,而每次“小茨冈”都会护着阿廖沙,伸出他的胳膊挡鞭子,因此,他们成为了很好的朋友。可好景不长,一次,“小茨冈”背着沉重橡树十字架被活生生地压死了。当时的场面血流成河。而这种情景当时的人们早已习以为常。随后,他又遇到了能陪他聊天的“好事情”,可最后,他还是被残忍的外祖父卷出家门。

  然而,所经历的这些并没有将他打倒,苦难让他充满坚强的力量去应对困苦的生活。外祖母给予他的爱,让他在黑暗中看到曙光。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精神让他在逆境中成长。他自立自强,勤奋学习,后来成为了举世闻名的大作家。

  我敬仰高尔基这种自强不息、努力学习的精神。我将会勇往直前、奋力拼搏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