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读后感1800字

admin2022-10-31 14:30:40.0读后感367

  关于读书,可能一直有这样的一种悖论:听了未必会买,买了未必会读。这本书,我想在已经想不起哪儿听到的,可能是郝晓东老师的某次报告吧。购买已有一段时间了,但缺少共读的刺激,一直也就在“冷宫”凉快着。上周无意瞥见,权当小说来翻,不料读着读着,没怎么感觉也就读完了。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是这本书最大的特点。

  从类型上看,这是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但是与其他的心理学著作不同的是,书中恰恰没有任何理论。没有具体的方法,有的只是大量的教育案例,有正面,也有反面。或者说,作者希望我们从这些事例中自己去体会教师的语言艺术。从内容上看,十二章可以归纳为四个板块:老师与老师的故事,学生与老师的故事,学生与家长的故事,老师与家长(其他)的故事。第1章讲老师间的故事,7、8章讲学生与家长的故事,11章讲老师与家长及行政人员的故事,剩余的8个章节全部讲述的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故事。可以说,有详有略,重点突出。读了这本书,不会使你立刻就变得高情商,但是它会为你的日常表达提供另一种思路。

  整本书中最具有语言冲击力的一段话来自结语,教育的某些不良症结被无情地披露。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学识渊博的怪兽”或“身怀绝技的疯子”,教育的目的是塑造有血有肉的人!正如作者所言,“阅读、写作、数学等学科,只有在用来把我们的孩子教育得更有人性时,才显得重要。”今日翻看订阅号,刷到了李镇西老师的一篇文章《这个优生“打”了谁的耳光》,一个被校方悉心照顾、重点培养最后考入清华大学的学生,班主任准备邀请他给学弟学妹们讲一讲,结果令班主任大跌眼镜的是,这个优生的第一句话是“多少钱”。这算不算学识渊博的怪兽呢?如果不算,还记得那个复旦大学的投毒事件吗?
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
  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立德树人。在学校,教师几乎是教室氛围的决定因素。作者非常强调作为教师的“我”的态度,因态度而产生语言,因语言而生发影响。也许我们对当下的教育环境有抱怨,比如应对检查、完成各种非教学任务,但是在整体环境未改变之前,我们能做的只有一个,改变我们自己。教师的重要职责就是要创造出对学生的学习有益的情感氛围。

  最差师表和最佳师表的主要区别是看待问题的态度。打击、讽刺、挖苦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由一件事上升到对一个人的评价,更是小题大做,背道而驰。就事论事,绝不攻击学生个人的品行,并且提供恰当的帮助,这样有助于学生获得个人的成就感,因而更加利于教育的改变。比如批评某一学生作文写得差,就远不如示范给他怎样写出好文章更有价值。当一个人犯错的时候,最要紧是不是指责其错误,而是用一颗同情心去安慰这个受伤的灵魂。作者吉诺特所举的例子特别幽默而具有现实意义,“当一个人溺水的时候,当务之急可不是教他游泳。”

  我们可以看到,这本书中的大部分内容都和表扬有关。作者认为,表扬分为两种:评价式表扬和赞赏式表扬。评价式表扬只看结果,用词简单,如“好”“真棒”;而赞赏式表扬注重描述过程,让学生自己形成正确的认知。其实在平时生活中,我们最好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先描述后评价,不亦乐乎?但是我们可能经常做着自相矛盾的事,比如刚准备表扬某个学生或某种行为,突然又被另一种不和谐的因素打乱,于是情绪占了上风,理智退居幕后,又开始了原始的训斥。像作者所说的,“提高嗓门去制止喧哗,怒斥不礼貌的学生,责罚说粗话的学生。”怎样的教育才是合宜的呢?使孩子从恐惧转为信任。但是充斥于当下的认知却是“老师必须让学生怕起来”,似乎学生不怕的老师就不是好老师。作为一个老师,应该鄙视暴力,拒绝惩罚。只不过这种形而上的技术操作难度大,需要不断学习,潜移默化的手段毕竟不如直接手段的效果突出。但在经济利己主义盛行的当下,人心浮躁,谁又愿意日复一日地守候花开呢?从恐惧到信任,表面转变的是教育方式,根本上转变的是观念。

  鼓励孩子的信条就是唤醒他的潜能,从而达到自己救助自己的目的。作者举了一个很形象的例子:一场火灾中,消防员展开救援,有人发现里面有一个人睡着了,准备背他下来,可是搬不动。队长赶到后只说了一句话,“把他叫醒,他自己会救自己。”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唤醒,如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而我们用什么手段去唤醒呢?主要借助的还是语言。不管是书面语言还是口头语言,本质上都是表达。如何合理、有效地表达,不是被吉诺特嘲讽的“毒气室由有学识的工程师建造”,是一个需要慢慢反刍的问题,也是一个需要不断实践探究的课题。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