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奖励的惩罚读后感1800字

admin2022-07-25 14:40:26.0读后感502

  埃尔菲·艾恩在《奖励的惩罚》一书中对家庭、学校以及工作环境中的各种奖励制度进行深刻剖析,直击胡萝卜加大棒政策。艾恩通过大量的研究证明,如果用金钱、成绩或者其他什么激励方式诱惑人们的话,其结果适得其反。而现实生活中,当我们无法激励孩子做某件事时,“如果你做什么,就给你买个好吃的”“如果你快点写作业,就可以看电视”等诱惑话语无处不在,当我们急于控制孩子的某个行为时,“如果你不听话,就不能得到……”等威胁话语也会脱口而出。但是大多数家长也许从来没有想过奖励就是惩罚,正如作者所说奖励和惩罚只是一个硬币的两个不同面——而且这个硬币还不值什么钱。为了做个好家长,为了赢得好小孩,我们应该思考奖励的目标是什么,奖励能达到什么效果,亲自成长道路上什么才是正途。

  一、奖励本质上是控制

  作者认为,通俗行为主义把人看作被动体,认为人的行为需要外部刺激。正如社会学家威廉·福特·怀特所提出的,奖励体制最终暗含的是把人比作非生物。虽然奖励是通过引诱而非暴力来控制他人,但是奖励的控制性丝毫没有减弱,如同惩罚一样,奖励的目的是引诱或强压别人去做“不愿意做的事情或者控制者认为别人不会主动去做的事情”。那么,回归初心,我们养育孩子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吗?我们是想让孩子任何时候都在我们的控制之下行事,没有自己的想法?还是希望孩子能够做一个自律、自尊的人?我们是希望养育一个听话的孩子,还是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并为之努力的人?再深入思考一下,作为家长,希望自己成为控制型家长还是陪伴式家长,希望自己永远高高在上不可挑战还是希望能与孩子共同成长。
奖励的惩罚
  二、奖励有效果吗

  为什么当我们遇到孩子不去做我们想让他做的事时,奖励或者惩罚就会跃跃欲试。因为奖励表面上、短期内是有效的,家长从中尝到了甜头,感觉孩子会顺从自己。但是长期来看,问自己三个问题,思考奖励真的有效吗?

  1.奖励对谁最有效?道奇认为对“那些对工作缺乏热情”的人管用。对养育孩子来说,我们希望的是孩子成为用心的思考者、自觉的学习者,而不是只关心能得到什么奖励,不关心任务如何完成。

  2.奖励的效果能持续多久?从刷牙到助人为乐,每一项受到奖励的行为,我们都希望孩子无需奖励就能长久保持。当孩子不再需要糖果,当孩子的要求越来越高,当你对于满足孩子的要求力不从心,奖励还有效吗?

  3.奖励对什么有效?大量实验证明,奖励通常只有在完成极为简单、不必动脑筋的任务时才能提升表现,即使这样,也只能在数量上有所提高。扪心自问,奖励真的能让孩子表现出色吗?

  三、超越控制,共同成长

  既然奖励或者惩罚不会产生效果,长期还会适得其反,那么我们就应该尽量避免这一方法的使用,也就意味着我们应该重新考虑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我们对孩子做些什么还是同孩子一起做些什么。

  转变观念,从我、你变成我们。面对犯了错的孩子,我们不应该是“你犯了错误,我要惩罚你”,而是把当下的情况作为我们共同要解决的问题,跟孩子一起分析出了什么状况,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设想一下可能的结果。营造一个温暖、有爱、有足够安全感的家庭环境,让孩子知道有人关心他,他也就更可能成长成一个关心他人的人。

  因时而动,从“敷衍”到认真分析。如果孩子不执行某个指令,我们应该先分析这一要求的本质是什么。有些规则和限制是明显合理的,比如过马路必须遵守交通规则,要确认安全才能通过;有些规则可能毫无必要,比如在游乐场所不让孩子攀爬跑跳;而大部分规则介于两者之间,取决于父母的抉择,有时候父母会根据自己的心情、当时的状态随意做出限定。我们要做的是根据每次的情况再三斟酌,重新考虑限定是否合理可行,不因自己筋疲力尽而妥协,也不习惯性拒绝或者要求无条件服从。

  寻求合作,从要你做变成我们一起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遇到问题应该向他们解释,倾听他们的意见,同他们一起商量并一起制定计划,这个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会让孩子越来越趋向于合作。解释必须营造一个欢迎孩子发表意见的对话性氛围,切忌变成让孩子保持安静的说教。与孩子共同讨论什么是错误的,询问孩子原因,避免给出一个假定的推测性的结论。用这样的话语——“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你觉得我们现在应该如何做”,真诚地邀请孩子共同解决问题。

  养育孩子,不用奖励或者惩罚,并不是让我们摒弃标准和目标,相信自己,我们有能力不依赖奖惩进行管理;不要焦虑,敢于自我怀疑已经是莫大的勇气,成为最好的父母需要的是一点一滴的实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