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透析作业读后感1000字

admin2022-07-21 15:46:18.0读后感389

  作业不仅仅是教学的一个环节,也是育人的重要载体。“作业”联系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同时也和“睡眠”“体质”管理工作息息相关。作业的设计、实施与管理更是教师发展的关键点。在作业设计前,教师研读新课标与教材,评估学情,悉心构思,准确预估难度,从作业的解释性、科学性、难度、多样性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充分体现了准备即学习的目的,促进了教师对评价与教学的理解,提升了学科团队分工与合作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科素养的综合提升。

  1.作业和教学是互补的关系,而不是简单地完成教学上达不成的目标。作业除了巩固课堂知识技能,还有发展学生应用知识解决能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等功能。
透析作业
  2.教师合理把控作业的“量”,作业的布置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少而精;通过集体备课、研讨,努力提升作业的“质”,从学科思想、课程意识和育人意识出发,设计高效能的作业,精而准。

  3.作业设计要系统思考,需要从作业目标、科学性、难度、时间、作业差异等全方位思考作业实际,而不能仅仅考虑其中的某一方面,从而实现作业设计整体质量的提高。

  4.关注能力培养的作业跟进。设计、布置、批改后的作业还有重要的跟进价值。跟进既是对师生的反馈,也是下一次更好作业的开端。以四年级英语“购物”一课为例,教师不再简单地把单元核心词汇罗列出来让学生抄写、背诵,针对核心词汇学习,设置了真实的购物情景,让学生模拟购物。根据教师给出的文本语境,学生可以将核心词汇填入购物清单,完成第一课时任务,即在购物前制定购物清单。清单上的物品应该去哪里购买?这就是教师在第二课时给学生布置的作业任务。学生不仅要掌握核心词汇,还要学会运用问价、比价等购物交际用语。到了第三课时,教师设计的作业则更进一步,要求学生自己创设情境——是生日派对,还是外出野餐?学生做作业已经不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活动策划。可以将平日里积累的英语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融会贯通,突破主题的束缚,将学习内容融入到了生活实际当中。教师不再孤立地去理解作业,而是站在单元甚至全局的视角进行设计。

  “双减”,不减质量,不减成长,不减责任。新的学期将继续研读课标,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积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优化作业设计,尝试分层作业、个性化作业,每一位老师会以自己的专业技能积极探索出“双减”作业新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通过本次阅读分享,我也能吸纳更多老师的经验,提升作业设计能力的发展,也促进教学行为的改良,打破原有作业的边界,着眼于“让作业成为一种真正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用作业撬动教育质量的提升,用作业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用作业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真正感知到学习本身的意义、提高自主学习内化的能力,任重道远又意义非凡。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