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800字
-
第七天读后感800字
余华的《活着》揭示了命运的无奈,与生活的不可捉摸。再读《第七天》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强拆被房屋压死,因感情跳楼自杀而死,被车碾压而死,没钱治病而死,被冤死,卖肾死,被抛弃,媒体的不公平访问,政府法人不管不顾,官员的贪婪……一个普通人死后的七天见闻,却把中国人的悲哀和善良写绝了。 这本短篇小说用生......
-
人世间读后感800字
《人世间》这部电视剧改编自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梁晓声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个人命运在时代背景下的变迁。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人们经历了上山下乡、知青返城、出国潮、工人下岗等一系列社会运动。在泥沙俱下的命运洪流中,他们改写了平庸的人生,拥有了过去不敢想象的生活。 学习,是改变命运最好的方式。人的一生什么都......
-
做最好的家长读后感800字
读李镇西的《做最好的家长》是因为女儿学校的推荐,在看的过程很快使我认识到,这是⼀本在子女教育方面非常有启示意义的好书,是⼀本家长应该细读、值得回味的好书。 看后觉得,这本书所写、所记、所阐述的是给所有的老师、家长介绍了⼀些教育理念,⼀些教育方法,⼀些教育实践。教育是门学问,也是门艺术,更是个系......
-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800字
最近接触到“教育现象学”一词,对这门探讨成年人与孩子如何相处的学问有了不小的兴趣,于是读了读创始人马克思·范梅南的《教育的情调》一书,书的篇幅并不算太长,但却让我感悟颇深。 教育敏感 书中提到“教育敏感”,认为教育的敏感性是教育人员进入孩子的体验世界的能力。一些专业人士,拥有很多专业知识,却......
-
致教师读后感800字
之前读朱永新先生的《我的教育理想》,为我的教育生涯注入新的力量。暑假再读这本《致教师》,让我从新的角度又认识了作为一名教师的独特幸福。 “幸福”与“完整”是新教育最为饱满的两枚理想种子。因为它们的存在,教师挣脱一切“标签”,悄然还原成真实的生命,那么如何做一个幸福教育的人呢?幸福是什么?幸福是......
-
业余者说读后感800字
最近阅读了现代法学家王人博教授编著的《业余者说》一书,颇有感触。本书以问答录的形式呈现了王人博教授近年来在从事学术和教学之余的阅读和思考。 所谓业余者,既表明了作者的自谦,也是作者知趣的体现:业余并非专业的缺乏,而是专业以外的另一种抵达知识的可能,甚至是对专业知识的超越。本书共分五个部分:“聆......
-
沉思录读后感800字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当夜深人静时,已步进这个人群的你,是否思考过人来这世上走一趟是什么含义。这个问题你是否曾经无数次的想过,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加频繁的闪现?是否疑惑虽然工作依旧忙碌,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是心里没那么充实?带着这些问题,我拜读了这本由古罗马玛克斯·奥勒留所著,梁实秋先生译的《沉思......
-
中国历史精神读后感800字
历史是什么呢?我们可以说,历史是“人生”,是我们全部的人生“经验”,就是我们人生整个以往的经验。如果我们要把以往整个人生的全部经验完全地记录保留下来,那是不可能的事。 人生复杂而遥远,过去的一去不留了,我们凭什么方法,把以往的全部人生保留下来,记录下来呢?这既不可能,也不需要。我们只求在以往人......
-
苦难辉煌读后感800字
《苦难辉煌》深刻地为我们展示了19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的复杂局面,让我们见识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战争的艰难曲折。这本书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近百年来中国人民苦难中挣扎、觉醒中抗争、自立中图强的道路是如何走过的,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教科书里所写的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不是一句政治宣传标语,而是......
-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800字
《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第一部小说,也是第一部由阿富汗裔作家创作的英文小说,于2003年出版,连续两年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在美国销量超过700万册,全球销量超过2000万册,已经被翻译成42种语言。 书中讲述了两个阿富汗少年关于亲情、友情、背叛、救赎的故事。作者......
-
云边有个小卖部读后感800字
我花了三天时间看完了这本小说《云边有个小卖部》。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很真实、贴近生活。 爱打麻将的王莺莺,想要走出小镇的刘十三。刘十三喜欢把要完成的事情写在笔记本上。在小学时,笔记本上的愿望很容易实现,可是他发现越长大这些愿望就越不好实现。他只考了个三流大学,毕业后找了个卖保险的工作,生活一直过......
-
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800字
一份情可以走多远呢?可能是一条公路,也可能是一片汪洋。——题记 《查令十字街84号》是一本特别奇怪的书,它全篇都是以书信的形式来表现,这是我以前从未见过的。 初看这本书,蓝白相间的封面隐隐透露着一股严肃,正中一副蓝色调的画,彰显着它的历史悠久,抛开封面,它的内容也是别具一格:这本书讲述的是位......
-
余华活着读后感800字
《活着》是余华早期的作品,读时有他在刻意堆砌苦难的感觉,但是读后让我对生命的敬畏更上了一个台阶。 说两个印象较深的地方,即我个人感受巧合较多的地方: 第一个是富贵被龙二下套,从地主变成了贫民。后来遇到了改革,地主龙二被枪毙,富贵就在边上看着。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不是龙二下套,那么被枪毙的就......
-
一线表扬学读后感800字
被这本书吸引,首先是缘于拜读了管老师的《一线表扬学》,其次是被书名吸引,作为一位班主任新手,急需行之有效的方法指引我。翻开这本书,果真像期待中的那么实用。 印象深刻莫过于让我耳目一新的管老师的“阿伦森效应”,人们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不喜欢那些不断减少喜欢、奖励、赞扬的......
-
《钱学森:月亮上的环形山》 读后感800字
在桂花飘香的中华大地上,一代代少年接续努力,前赴后继,传承着少年的使命,担当着少年的责任,在这无数的少年中,有这样一个人,以“不弛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的求真务实、以“真金不怕火炼”的艰苦奋斗、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担当奉献,从美国到中国,在春夏秋冬的轮回中,坚守着作为中国人的初心......
-
呼兰河传读后感800字左右
一座小城,天寒地冻,小团圆,外祖父……这是每当我想起《呼兰河传》这本书时,脑海里就浮现出来的词语。 初读,是一种无以言表的悲伤。“他们看不见甚么是光明的,甚至根本也不知道,就像太阳照在了瞎子的头上了,瞎子也看不见太阳,但瞎子却感到实在是温暖了。”这是萧红对家乡百姓世世代代悲哀的描写。在呼兰河小......
-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读后感800字
书的作者海姆·G·吉诺特是一位临床心理学家、儿童治疗专家以及家长教育专家。他的一生并不长,享年51岁,他将其短短的一生致力于儿童心理的研究以及父母和教师的教育。 书的主旨非常明确,就是讲父母如何有效地与孩子沟通。 这部书并不是枯燥无味的理论说教。而是用生活中的事例诠释着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和智慧......
-
永不消逝的电波读后感800字
近日,我重温了《永不消逝的电波》这本书。书中主人公李侠的原型是曾经战斗在上海隐蔽战线上的英雄和对敌斗争的勇士——李白。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党中央派李白到上海负责地下组织与延安党中央的秘密电台联络工作。李侠把蒋介石的卖国行为用秘密电台报告延安,在报上公开揭露,沉重打击了这一卖国行动。抗日胜......
-
东方读后感800字
“岁月在战火中流逝,人们在战斗中成长。红军小鬼们都以革命的天真无邪,送走了青春年华。”这句让人意犹未尽的话语出自魏巍长篇小说《东方》。《东方》讲述了抗美援朝战斗英雄郭祥的成长故事。他13岁就参加了革命。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他和战友们勇敢机智,炸坦克、排地雷、跳悬崖。当他看到部队被美军狂轰乱炸的时候......
-
《笑猫日记》蓝色的兔耳朵草读后感800字
有没有人想要有一只会笑得猫呀?在小时候满足我这个心愿的就是他——笑猫。笑猫是一只会用笑来表达心情的有思想的猫,他会微笑、冷笑、苦笑,但最有意思是他还会皮笑肉不笑。 我接触到笑猫是在那一本《蓝色的兔耳朵草》。笑猫有一只特别喜欢的猫叫虎皮猫。在一次医院的不告而别之后,笑猫一直在寻找它,后来笑猫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