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南堕当书案,湓水东来入酒卮
庐山南堕当书案,湓水东来入酒卮。出自宋代王安石的《思王逢原三首·其二》
蓬蒿今日想纷披,冢上秋风又一吹。
妙质不为平世得,微言惟有故人知。
庐山南堕当书案,湓水东来入酒卮。
陈迹可怜随手尽,欲欢无复似当时。
《思王逢原三首·其二》翻译
翻译想象中你远方的墓地,如今早已长满茂盛的蒿蓬,哀悼你的深情仍如去岁,尽管你孤独的坟茔又一度萧瑟秋风。
世人不能像匠石深知郢人那样理解王逢原,只有深深了解你的人才能理解认同你。
回想起那年庐山向南倾侧,犹如自天而降,正对着我们的书案;湓水滔滔东来,像是流进了你我的酒杯之中。
可惜一切往事都随你的离世烟消云散,昔日的欢会已一去不返。
注释
王逢原:王令,字逢原,北宋中期诗人,年仅二十八岁就不幸病逝。
蓬蒿:指墓地上的野草。
纷披:散乱的样子。
质:指箭靶,用以比喻投契的知己。
平世:旧指清平之世,这里指当世。
湓水:源出江西瑞昌清湓山,东流经九江城下。
酒卮:古代盛酒的器皿。
陈迹:旧事。
随手:随着,紧接着。
《思王逢原三首·其二》作者简介
王安石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