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读后感900字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告诉儿子静心、学习、立志与惜时这四点的重要作用:静心方能收获君子的品德操守,好学方能拥有聪明的头脑与才干;立志方能确定目标,取得成就;惜时方能不负韶华,大有作为。这几点都是古代文人们品行的重要部分。而静心,一直都是我无法攻克的一个重大难关,也困扰了我许久。
从小学起,我做起事来似乎总爱拖拉,四五个字的字帖能一连写五个多小时。父母也因此为我操碎了心。那时我已经有了初步的时间观念,对每一秒都极为看重,可心却怎么也静不下来,无时无刻地左思右想一点点地蚕食着我的思路。明明它不识好歹,一次又一次地打断我即将成型的思路,我却像被卷入了泥潭的旅人,只能眼睁睁地干瞪着它。久而久之,这座随时可能喷发的火山深深地扎根在我心底,我也就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它,允许它在我的脑海里胡作非为。

但俗话说得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经历了一遍遍这样的恶性循环后,我不但多了几乎成百成千道不会做的题目,还有了十来个无法理解的知识点。但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我的轻薄浮躁也使自己处处受挫:在语文练字时,我因为无法屏息凝神而乱写一通,线条歪七扭八不忍直视。在数学计算上,我不愿静下心来检查几遍,使卷上打满了扎眼的红叉;在英语听写上,我没能静下心来好好准备,在播报时不知所措……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就发生在四年级的某一天。原本,当爸爸告诉我今晚能与好朋友们吃饭时,我还激动地胡思乱想,幻想着能去餐厅边的小卖铺买到七彩的果味糖,M豆,或是做那些百玩不厌的游戏:农夫抓青蛙、老鹰抓小鸡、抓人、冰冻……可当爸爸出门上班后,我的本性顿时暴露无遗:那股无形的力量促使我坐在桌前,却怎么都不肯下笔。一会儿拿出手机听故事,一会儿抽出课外书看看,一会儿在纸片上涂涂画画。每当我回过神来提醒自己要认真时,身体却仿佛被抽了风般不听指令。正是这种“再玩五分钟就学习”的想法,毁掉了那个本该美好难忘的夜晚。
所以,我想静心应当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并且与另外三点都紧密相关。正如诸葛亮在《诫子书》里所说的那样,只有静下心来才能安心学习,只有学习才能实现志向,而惜时又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想要达到诸葛亮的期望,的确要付出一番努力。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古人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我也将追随他们的脚步,完善自身,做一个脚踏实地的正人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