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曹文轩草房子读后感900字

admin2025-11-18 16:42:59.0读后感2

  合上书页,曹文轩笔下油麻地的余晖仿佛仍洒在指尖。那片长满芦苇的土地上,桑桑的草帽在风中摇晃,纸月的身影轻如柳絮,杜小康的鸭群划过水面——《草房子》用细腻的笔触,将一群孩子的成长故事铺展开来,让我在字里行间读懂了苦难中的坚守,也看见了人性里最温暖的光。

  桑桑是油麻地的精灵,他的童年像一串跳动的音符,既有恶作剧的喧闹,也有直面生死的沉静。他把碗柜改成鸽子笼,用蚊帐做成渔网,这些天真的举动藏着孩童最纯粹的好奇。可当病魔突然降临,这个调皮的少年不得不褪去稚气。在温幼菊老师“别怕”的轻声安抚中,在父亲背着他四处求医的坚定脚步里,桑桑学会了平静面对苦难。他不再执着于嬉戏打闹,而是静静坐在河边看夕阳,把课本上的字念给病重的秦大奶奶听。这种转变让我明白,成长从来不是瞬间的蜕变,而是在挫折中慢慢沉淀出的勇气。
草房子
  书中最让我动容的,是杜小康从“天之骄子”到“放鸭少年”的起落。曾经的他穿着体面的衣服,骑着自行车穿梭在油麻地,是所有孩子羡慕的对象。可家庭的变故让他一夜之间坠入谷底,不得不跟着父亲去芦苇荡放鸭。狂风暴雨摧毁了鸭群,也几乎击垮了这个少年,可当他捧着鸭蛋回到油麻地时,眼神里多了同龄人没有的沉稳。他在学校门口摆摊卖东西,坦然接受同学们的目光,这份在苦难中生出的韧性,比任何财富都更珍贵。曹文轩说“苦难是人生的磨刀石”,杜小康的故事正是这句话最好的注解。

  油麻地的每一个人都带着独特的温度。秦大奶奶为了守护一片艾地,与学校反复争执,却在救落水孩子时奋不顾身;蒋一轮老师与白雀的爱情带着遗憾,却在月光下的笛声里藏着温柔;纸月用纯净的心灵,默默温暖着身边的人。这些人物就像油麻地的芦苇,看似柔弱,却在风雨中顽强地生长。他们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却在柴米油盐的日常里,藏着最动人的人性光辉。

  读《草房子》时,我总想起自己的成长历程。那些曾经让我哭泣的挫折,如今回望不过是过眼云烟;那些陪我走过风雨的人,都成了生命里的光。曹文轩用诗意的文字告诉我们,成长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航程,有风浪,有暗礁,但只要心怀希望,保持善良,就一定能抵达彼岸。

  油麻地的故事早已落幕,但那片土地上的光永远不会熄灭。它照亮了桑桑的成长路,也照亮了我的人生途,让我明白:苦难会褪色,但坚守与善良,永远在岁月里闪光。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