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蜗牛与玫瑰树读后感1000字

admin2025-11-09 18:08:56.0读后感3

  读完《蜗牛与玫瑰树》,我发现故事里藏着一个大秘密: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副“心灵眼镜”。蜗牛戴着黑色的“悲观眼镜”,所以看什么都不开心;玫瑰树却戴着粉色的“乐观眼镜”,总能发现世界的美好。

  这让我想起了我过九岁生日的事。一开始,我就像那只缩在壳里的蜗牛,只盯着“没有什么”而唉声叹气——爸爸出差了、没有兄弟姐妹、朋友也不多。我觉得生日一点意思都没有!但妈妈引导我换上了“玫瑰树眼镜”。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当我一一盘点“拥有什么”时,我发现:我有老师和同学们真诚的祝福和礼物,有户外课堂草坪上大家为我唱的生日歌,有爸爸送的我爱看的书,有妈妈为我精心准备的生日蛋糕、大餐、积木模型和演出票,还有远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充满爱的问候。原来“我拥有的”比“我没有的”多那么多!
蜗牛与玫瑰树
  从此,我决定要像玫瑰树一样,永远选择那副能发现快乐,并拥抱美好的“心灵眼镜”,把我的“花园”装点得又香又美。

  有人说,给孩子最好的学区房,就是家的书房。我深以为然。在我心中,家庭教育并非板起面孔的说教,其最肥沃的土壤,正是那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与积极向上的生活日常。每晚与儿子相偎共读《安徒生童话》的时光,便是这种家庭生活最美好的实践。

  共读,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纯粹的“爱的空间”。当夜晚来临,我们窝在沙发上,共享一盏灯下的温暖时光。这时,没有外界的纷扰,只有书页翻动的声音和他专注的侧脸。在《白雪皇后》的故事里,当格尔达历经千辛万苦去寻找小卡伊时,儿子会仰起头,认真地说:“妈妈,如果你不见了,我也会像格尔达一样,走遍全世界去找你。”我搂紧他的肩膀回应:“我们永远都会互相守护。”这样的对话,远比一万句“我爱你”更深刻地在他心中烙印下亲情的重量。

  更重要的是,这些经典故事在潜移默化中,为我们家的“积极向上”提供了最生动的注脚。家庭教育的目标,无非是希望孩子成长为一个善良、勇敢、有智慧的人。而安徒生笔下的角色,正是这些品质的化身。我们读到《丑小鸭》,不仅讨论“不要以貌取人”,更会延伸到他刚学写毛笔字时,从笨拙到熟练的过程。我会告诉他:“你看,你学习新本领时的那股不放弃的劲儿,就像这只了不起的小鸭子!”他把故事与自身经历连接,从而内化了“坚持”的意义。在《皇帝的新装》里,那个戳破谎言的孩子,成为了我们讨论“勇气与诚实”的契机。儿子曾困惑地问:“为什么大人们都不说真话呢?”我们便一起探讨了从众心理与保持独立思考的难得。我告诉他:“在我们家,我们永远鼓励说真话,即使真话有时会像那个孩子的声音一样,显得有些特别。”这样的交流,让“诚实”从一个抽象的概念,变成了我们家庭共同守护的价值准则。

  共读《安徒生童话》,我们不是在“教”孩子什么,而是在“爱”的氛围中,与他一同去发现、思考和成长。故事中关于真、善、美的种子,悄然植入他幼小的心田,而灌溉这些种子的,正是我们日常相处中那涓涓不息的爱与陪伴。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