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000字左右
埃德加·斯诺,一个美国人,去世前留下遗嘱,将部分骨灰撒在了异国他乡——中国,撒在了北京大学的未名湖中。中国成为了他的第二故乡。
他的一本《红星照耀中国》,用如春水般清澈的言辞,用有质感的真相真诚质朴地向世界揭开了中国革命的面纱,让世界首次触摸了中国革命史,在千万个模样的中国革命中,展现了中国革命的真实面目。
他笔下革命人物的面孔是真实的。
斯诺的笔下记录了许多面容各异,神态各异,谈吐举止各异的人物。他花大笔墨描写了毛泽东,作为访问毛泽东的第一个外国记者,斯诺不仅记录了毛泽东的一系列深刻的思想与战术,也写下了毛泽东的个性,写下了他与夫人一起在灯下看飞蛾,写下了他在人前毫不在意形象,写下了在一次次被传死讯的情况下其实毫发未损、完全健康的毛泽东,写下了一个极富人格魅力,“有相当深邃感情”的毛泽东,向世界刻画出了毛泽东的真实面貌。斯诺同样记录了一位又一位真性情的普通士兵,他们选择革命的理由非常简单,为了祖国,为了人民。这份简单令人感到极大的真实性与冲击力。斯诺向世界阐明了,红军并不是吃软饭,吸鸦片,欺负百姓的“赤匪”,而是“抛头颅撒热血”,为民服务,为国奋斗的正义集体。
他笔下的革命事件是真实的。
就在当时中国共产党的所作所为被国民党添油加醋地进行负面宣扬的情况下,斯诺则记录下了事件的真相。比如长征,斯诺称其为“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他按照自然顺序,抓住重要节点,富有文字节奏感地对“强渡大渡河““过大草地”两个事件进行特写,同时写下了在长征途中,成千上万的赤贫如洗的人们在红军的号召与宣传下充实红军队伍的事实,向世界彰显出了长征的艰苦惊险与伟大辉煌,记录了这部激动人心的远征史诗。
他对于中国的热爱是真实的。
从斯诺开始踏上这片土地,注射了一切可以找到了预防针的疑虑,到最后将九十二天的行程扩大为四个月的不舍,到被革命的热情与中国人对他的善待所打动与感染,到爱上了这片热土与这些勇敢的革命者,中国成为了斯诺的第二故乡。于是,他用真实质朴的笔触写下了中国革命的真实情况。在国民党大肆将红军贬低为“赤匪”时;在国外否定中国士兵,仍然认为他们的枪主要是装饰品,认为他们唯一打的仗是用鸦片烟枪打的,认为战局用银洋决定胜负,士兵用鸦片发饷时;斯诺作为一名纪实记者,用语言文字站了出来,向世界正确地叙述中国,用行动为中国正名,开辟了西方了解中国革命的新纪元。他向世界揭开了中国革命的面纱,让世界第一次看到了那颗照耀着中国的红星,让红星也照耀了世界。这便是一个美国人,埃德加·斯诺,对中国真实的热爱,深刻的眷恋。
中国革命的面纱,被一位美国人向世界揭开。
从那时起,中国开始以崭新的面貌重面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