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西游记读书笔记1800字

admin2025-02-03 21:15:26.0读书笔记240

  说起《西游记》,我的心中便涌动着一股难以言表的情感。这部与我有着不解之缘的古典名著,早在我还是个五六岁的孩童时,便已悄然走进我的生活。那时,母亲牵着我的手,带我去后吴的太婆家看戏。戏台设在一个古朴的大祠堂内,正上演着《西游记》中的经典片段《三打白骨精》。随着锣鼓阵阵,唢呐声声孙悟空与白骨精的登场,伴随着袅袅烟雾与激昂的号角,将我带入了一个奇幻的世界。当孙悟空升天时,剧团工作人员巧妙地用木头雕刻好的道具,与真人大小无异栩栩如生的孙悟空雕像,通过绳子的拉扯,使其在空中升降跳跃,实现了孙悟空的“飞天”壮举。待孙悟空落地后,再由真人接替表演。这一幕至今仍历历在目。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接触《西游记》的连环画,那是哥哥姐姐们带回家的读物,还有看动画片《三打白骨精》。及至初中读到了语文课本上的《美猴王》,它是《西游记》的节选。后来我更是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四大名著包括《西游记》。可以说,我与这部作品的渊源颇为深厚,接触的时间也相对较早。《西游记》中的许多离奇古怪的故事都在我的记忆之中珍藏着。

  《西游记》被称为神魔小说。以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让人爱不释手。这部古典名著以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传奇故事为主线,展现了他们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唯一不足的是,那些妖怪想方设法的抓了唐僧后都要吃唐僧的肉,据说吃了能长生不老。这个是千篇一律的,也是《西游记》中的大败笔。还有那些妖怪背后都有靠山,每当遇到难缠的妖怪时,孙悟空总是把妖怪的后台找了出来,另其将妖怪收服。
西游记
  在这部作品中,唐僧师徒四人的形象栩栩如生。唐僧智慧而坚定,面对重重困难,他始终坚守着取回真经的初心,从未有过丝毫退缩。孙悟空则是神通广大的大师兄,他大闹天宫的无畏精神令人敬佩,而在取经路上,他更是凭借七十二变等神通,一次次化险为夷,保护师父和师弟们的安全。猪八戒憨厚可爱,虽然贪吃懒惰,但在关键时刻总能发挥重要作用,他的机智与幽默为取经之路增添了不少乐趣。沙僧忠诚老实,他的沉稳与可靠是团队中的中流砥柱,总能在关键时刻稳住大局。

  吴承恩笔下的妖魔鬼怪形象各异,有的恐怖狰狞,令人心生畏惧。有的则颇具人情味,让人在紧张刺激之余,还能感受到一丝温情。这种细腻的描写不仅增强了小说的趣味性,更让读者在欣赏故事的同时,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再说他们师徒四人之间的师徒情深,兄弟情谊更是《西游记》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面对困难从不退缩,相互扶持,共同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在取经的路上,他们虽然各有优缺点,但正是这些不同性格的碰撞与融合,才使得他们的团队更加坚固与和谐。

  在阅读这部经典之作时,我深深被吴承恩那丰富的想象力所折服。他笔下的世界充满了奇幻与神秘,让人置身于一个光怪陆离的神话世界。那些神奇的法术,诡异的妖魔,美丽的仙境……都让人流连忘返,沉醉其中。

  关于《西游记》有好几种,并非只有吴承恩的一百回本这一版本。《西游记》除了吴承恩外,还有杨致和《西游记》的四十一章本和朱鼎臣的十卷本《唐三藏西游释厄传》等不同版本。这些版本在情节和细节上虽然有所差异,但它们都共同传承了《西游记》的核心精神和文化内涵。这种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传承不仅证明了《西游记》的艺术价值与历史地位,更让我们看到了文学作品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中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西游记》不仅是一部充满想象力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蕴含深刻哲理的思想宝库。它通过师徒四人的取经之路向我们展示了人性的光辉与阴暗,正义与邪恶之间的斗争与较量。

  读完《西游记》我深感其魅力无穷。这部古典名著不仅让我领略了奇幻的文学世界,更让我懂得了许多人生的哲理与智慧。面对困难时要勇敢无畏,坚持不懈。书中的唐僧,猪八戒,沙僧,孙悟空四人组团去西天取经,说明团队的合作重要性。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关于《西游记》作者,我觉得有必要简单的了解一下,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理解这部作品。作者,明朝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嘉靖二十九年岁贡生,嘉靖四十五年曾任浙江长兴县丞,晚年又被任为荆王府纪善。一生没有大起大落,《西游记》是他的代表作品。也有研究着认为是集体创作的作品。我认为《西游记》是一部值得反复品读的经典之作。它不仅让我们领略了文学的魅力与奇幻。更让我们在欣赏故事的同时,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让我们一同跟随师徒四人的脚步去探索那些未知的领域与奥秘吧!在这段跨越时空的奇幻之旅中,我们或许能够找到更多关于人生的答案。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