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特海教育的根本读书笔记1000字
暑期有幸拜读怀特海先生的《教育的根本》,我的心却不能随书页的合拢而平静,我的脑海中仿佛是一片宽阔的海洋,仿佛作者在平静的心湖上投入一块石头,击起了层层漪,向外扩展久久不能平息。
记得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说过:教育本身,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片云在推动另一片云,一个灵魂在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作为教育过程中的引导者,不但传授知识给受教育者,也是学生思想和行为上的标榜者。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着学生的方方面面。
那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指明灯,教师如何在教育过程中发挥艺术般的作用呢?从本书中,我得到了大量的启示。
教育是对人的成全,正是好的教育成全了好的人生。学会过美好的生活,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能够创造幸福生活的人,这就是完美教育的鹄的。好教育引导人们向善求真,引导人生向自由与光明的境界缓缓飞升。课业负担过重而令人疲惫,令人压抑的教育不是好教育,眼中只有“考生”而没有“学生”的教育不是好教育,充斥着空话、套话的教育也不是好教育。好教育是为了人生的教育,它能让我们的人生宽阔而又有所坚守,丰富而又清纯,富有而又淡薄,有情趣并有境界。只有良好的教育才能使我们秉有渊深的学识,清明的才智,通达的性情,宽广的胸怀。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如果我们能用心去营造一种充满真情与关爱的氛围,那么良好的教育就有了切实的保障。尊重鲜活的生命,徐徐前行,用心探索,是对学生的成全,更是师者自我价值的成全。“教育是一个一分钟一分钟、一小时一小时、一天一天地耐心地掌握细节的过程。不存在一条由灿烂的概括铺成的空中过道通往学问的捷径。”教育的目的到底为何,需要我们在每次的教学过程中去思考;激活学生对一切的感悟和创造,需要我们尽最大的努力去培养和引导。
向下扎根才是生命发展的方问。我们看一棵树,往往看到的是树干、枝叶、花朵、果实,但这不是真相,树的真相在根部。教育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的存在,更需要我们回到根部,从根部探究树的生长规律。教育就是生长,和树一样,向下扎根才是生命发展的方向。
做扎根的教育,就是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扎根于中国大地。习近平总书记说:“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久。”文化用来指导我们的内心,没有了文化的北极星,教育就会失去方向。
总之,《教育的根本》这本书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教育的根本目标,不断探索和创新教育方法,就一定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