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教育中的兴趣与努力读书笔记2000字

admin2022-07-18 14:30:09.0读书笔记795

  约翰·杜威(JohnDewey)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也是机能主义心理学和现代教育学的创始人之一。《教育中的兴趣与努力》一书最早于1913年出版,对兴趣的概念及其在教育中的地位作了专门论述,将兴趣和努力作为紧密结合的整体来看待,厘清了两者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以及如何在教育中发掘学生的持久兴趣和自主努力。

  一、兴趣是统一的活动

  在教育中,兴趣和努力经常被放在对立面,被割裂开来理解。兴趣常被误解为一种短暂的外部刺激,试图让教学内容“变有趣”相当于将一切事物都裹上糖衣,使学生只能接受带有游戏和娱乐性质的东西,无法面对严肃、枯燥、深刻的知识。努力则常被误解为不得已的、高压的、机械的练习,一旦外部压力消失,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即刻抽离,长此以往得到的是“固执、不负责任、狭隘、执拗”或者“呆滞的、机械的、笨拙的”学生。

  杜威认为,上述两种观点之所以不成立,是因为双方都不自觉地假定存在一个共同原则———“对象或目的被假定存在于自我之外”,也就是说假定学校里的教学内容一定是与学生自身的需求和渴望毫无关系的,以至于学生的学业要么不得不依赖于“糖衣炮弹”,要么只能求助于单纯的意志力。以这个假设为前提,毫无兴趣的努力造成了学生注意力的分裂和智力的浪费,“使对象变有趣”的偏执忽略了学生自身发展的本能力量和冲动,而被赋予兴趣的对象因为不是学生真正的需求而只能形成因外部刺激产生的短暂的愉快。杜威对真正的兴趣和努力这样描述:“真正的兴趣是自我通过行动与某一对象或观念融为一体的伴随物。”(第170页)从学校教育的层面来理解,就是教学内容在选择之初就应符合学生的生长和发展需求,努力则是学生为实现这种需求并且使之作用于更长远发展需求的一种主动训练,在这种情况下兴趣将持续保留。至此,杜威得出结论:“兴趣就是统一的活动。”(第171页)
教育中的兴趣与努力
  二、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兴趣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从直接的、即时的行动中获得。例如儿童喜欢活动身体和操作工具,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这种行动让他感到快乐。间接兴趣则是从直接兴趣中迁移出来的。“无关紧要的甚至令人厌恶的事情往往变得有趣,只是因为假定有我们以前所不知道的关系和联系。”(第174页)当儿童意识到体能和技巧训练可以让自己一次次顺利解锁新的动作从而获得成就感,这种训练就变得似乎没那么辛苦了。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是真正让事物“变有趣”了。儿童在体操的训练中,开始是因为喜欢活动身体而加入,但随着训练的深入,他开始体会到完成一些任务带来的成就感,进而为了完成某一个动作或者得到某一种荣誉而主动地寻求、不懈努力,兴趣从即时的行动迁移到了更长远的、更复杂的其他意义中。当行动的时间延长,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也可以发生相反的转变。例如儿童刚开始喜爱生物知识只是因为对恐龙感兴趣,慢慢发展为对古生物知识的兴趣,直到最后可能已经不再喜欢恐龙,但对生物学科的喜爱却持续了下去。

  这种迁移的兴趣能够持续多久,取决于其在多大程度上从属于或能替代原有的兴趣。显然,“想要得到奖励或避免被惩罚”“想要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喜爱”等等这样的间接兴趣,要么太被动,要么太脆弱,要么太遥远,很难让真正的兴趣持续发展、生长。因此,在教育中利用间接兴趣时,一定要保证它具有可持续性和可发展性。

  三、努力与思维

  杜威认为,有效的努力是在追逐兴趣的过程中遇到阻碍而生发出来的解决问题、转换思路或深入研究的尝试,它只有与行动的过程联系起来才有意义。在遇到阻碍时,人们往往会出现厌恶困难和渴望继续两种情绪,要决定是否值得为一件事情努力,渴望是否能压过厌恶,思维和判断就派上了用场。努力的教育意义,就在于“激发出更多的认真思考,而不在于它有更大的压力”。(第191页)

  障碍和困难除了可以削弱人的行动力,还可能增强一个人的目的观念。按照杜威的观点,“一个正常的人需要有一定的有待克服的困难,使他对他所做的事情有一个充分的强烈的意识,因而对他所做的事具有强烈的兴趣”。(第188页)当然,这种阻碍和困难需要在一定的范围内,如果学生一直在从事过于简单的任务,他将没有机会运用思维进行深度的或者创新性思考;如果让学生坚持去做力所不及的功课,他则会寻找捷径或者干脆逃避。只有当困难既可以激励学生思考又不至于让他沮丧放弃的时候,他才能为之思考和努力,并产生新的动力。

  四、教育中的兴趣与动机

  在杜威看来,兴趣这个观念对教育理论有两方面的积极贡献:一是强调兴趣的客观性。兴趣不仅是心理的内部概念,不可能脱离事物和客观世界而孤立存在,它是变化和发展的。学生不愿意学习,不是因为对与学习相关的事不感兴趣,而是因为没有被熟悉的东西所触动,因为教师没有找到教材与现实世界的关联。二是强调教材应与学生的需求相适应。学生如果对教材不感兴趣,很可能是因为教材不符合他们心理需求和社会需求,不能在现实的生活中学以致用。

  想要让兴趣在教育中发挥作用,需要教师、学校和社会“发现学生的迫切需要和能力,提供一个有材料、有用具、有资源的环境,并指导它们恰当的运作”。(第207页)同时,教师应通过发现和运用学生的兴趣来触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进而促进学生的长久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常常找不到对学生影响力大的有效动机,与兴趣情况相似,动机也常被看作仅存在于个人内部,或是教材以外的东西,而实际上,它与兴趣“同样表述了活动过程所具有的生命力和深度”。(第192页)

  五、“双减”政策背景下的思考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学生作业数量大幅下降,超前学习被遏制,分数和排名被淡化,这表明大量的机械练习被摒弃,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被重视,回归本真的教育意义被凸显,同时也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笔者认为,要想找到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关联,需要教师着力丰富自己的学科经验并在日常生活中不断锻炼自己的知识迁移能力,从而在教材中游刃有余地找出知识与生活的关联。具备这种经验和能力后,教师还需要有合适的方法。项目式教学可以提供一个思路。为了完成某一项实际任务,往往需要运用几个学科的知识,当这项任务的目的能够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就可以促使学生为之深入了解所需的知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项目不能空洞而抽象,相反,项目应该实实在在能够落地,有目标和结果,这样才能真正吸引学生投入进来。

  为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找到他们的需求,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从较盲目的努力转变为更有意识的思考,从而克服阻碍,摆脱固定思维模式的束缚,逐步将单纯的兴趣转化为成长的动力。在笔者看来,这是现阶段教师需要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