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王阳明大传读后感1500字

admin2023-02-01 14:34:36.0读后感448

  “与其有乍见之欢,不如久处不厌。”读王阳明的书正是这样的感觉,最初接触心学就有惊艳之感,反复品读更能体会其醇厚魅力。因此对心学有过一些了解后,读到冈田武彦《王阳明大传》,对他的生平经历和思想发展过程有了更系统整体的认识,对原先许多模糊的概念也有了更清晰的理解。

  再读王阳明的心学时,更加注重联系时代背景和理学渊源,把他的思想放入朱陆异同的讨论中去体会,因此对知行合一有了更深的认识。依前人看法,有的说“知难行易”,有的说“知易行难”,都是把知和行分成了两个方面,认为“学问思辨”是知的功夫,“笃行”才是行的功夫。阳明先生虽然也用“知行”二字,但把概念已扩充到更广的范畴了。他说“一念之发动处,便是行”“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所以概念一变,与其说“知行合一”,不如说“知行一体”。知和行是一体两面,不是分裂的两个方面或渐进的两个阶段。“存理即究理,究理即存理”,知行二者是互相交融互相促进,在此一维的基础上来理解,格物就是去私欲存天理的过程,晚年他的“致良知”之说也是基于此而建立的。
王阳明大传
  纵观儒学的发展,主线脉络如下:先秦时期,孔子主张行仁,克己复礼,人性论肇端于此;孟子提出“仁义礼智”四端之说,直入人心,迈入心灵境界;荀子补充了性恶论,论证了礼产生和存在的必然性。到了汉代,董仲舒统一人性善恶,融合阴阳五行,将儒学提升到形而上的层面,以“仁,天心”的观点本体化仁,以“天,仁也”的观点伦理化天,用神学形式掩盖了理性的光辉。唐代韩愈回归先秦儒学的人性论,力排佛老,“道济天下之溺”,延续儒家血脉;宋朝完善了人性与天理关系的本体论体系,把人性理论推向成熟,创立了哲学意义上的宇宙观,后来随着发展,根据心与理是二者还是同一的关系,分成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朱熹主张格物致知,要一事一物地格,发现其中的理之所在,认识多了汇聚而成普遍的理,即为天理,天理就是统摄一切、主管万物的道。王阳明的心学主张天理莫不在乎人心,心中首先存着这个理,再去认识万事万物。毕竟客观现象纷繁复杂,首先在心上用功夫,发挥心的本体作用,正如将镜擦拭干净,才能做到物来能照,纤毫毕现。这种思想是他对于理学只求支离学问的一种回应,也是他向上直追孔孟的“求仁”“求放心”的理想体现。

  任何一种思想都与时代密切相关,他所处的时代,读书人虽学孔孟朱子之书,但多为仕途科举,多是辞章记诵,并非为继圣学、光道统。即使是现在,知识也常被人视作工具而已,体会不到古人所说化育参赞的力量。“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因此心学提醒人关注“良知”这个根本,发现它的内在力量,从而扩充到事事物物之中。当今社会学科分类越来越细致化、专业化,很多人终其一生能在某个领域精通,已经很难得,更不必说通识教育。但是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人,如果没有心的力量在其中运作,即使学的再专再精也有缺憾;如果没有心的观照和体察,也很难拥有一种从容而笃定的状态。

  心学回应了当下的社会关切,及时而且必要,就在于它和它所沿袭的儒学,始终是在追问、在自省、在向内寻求的过程。所谓修身养性,就是通过不断认识自己,从而认识世界、认识他人。有了内在丰满的价值感,立身何处都觉得安稳妥当,行于何事都有凭有据。从当下心理学书籍大受欢迎的现象中,可以看出人们对价值感的普遍需求。不管是倡导心的重建、还是鼓励人发现内在力量,都殊途同归地指向了同一目标。始终保持心如明镜,内在具足,不役于物,不流于俗,才可以活得有智慧、有圆融、无忿懥、无缺憾。在当下竞争激烈、节奏匆忙的社会中,拥有内心强大的自知,无疑会给生活增加一份恬静温柔的力量和一往无前的勇气。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