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2000字

admin2022-11-04 16:03:12.0读后感382

  我与《追风筝的人》的缘分源自于“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句浪漫温柔的话。但在书中,这句话带给我的感觉却是沉重的。读毕,是关乎人性的思考,正义与邪恶,勇敢与懦弱,信任与背叛……在作者真实的笔触下,这一切被展现得淋漓尽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筝,我们怎样去追?

  故事中的“我”,也就是主人公阿米尔,出生时母亲难产而死,父亲一直对阿米尔严格要求,却对仆人阿里的儿子哈桑温柔又慈祥,阿米尔嫉妒着哈桑但又与哈桑有着看似坚固的友谊。在风筝大赛中,哈桑帮阿米尔追到了风筝,为此遭到阿瑟夫的欺负。然而阿米尔目睹这一切的发生不去制止。之后每当阿米尔见到哈桑都无法面对,阿米尔希望哈桑惩罚他,但哈桑不会。阿米尔诬陷哈桑偷了他的手表,哈桑还是承认了。父子俩离开了这个家。苏联入侵,阿米尔和父亲移居美国,阿米尔在那里上学,结婚。多年后,阿米尔回到故乡阿富汗,救回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

  令人寒心的是,哈桑对阿米尔忠心耿耿,无论阿米尔对他做了什么,他总是信任跟包容,始终如一。在阿米尔遭受阿瑟夫的欺负的时候,他总是挺身而出,为朋友两肋插刀。在如今这样的世界,互相挡刀不言谢的关系又有多少呢?可是,在阿米尔的内心深处却并没有把这个出身卑贱,目不识丁的哈扎克人当作自己的真心朋友。

  风筝大赛中,阿米尔对哈桑这样说:“哈桑,把它带回来”,“为你,千千万万遍”哈桑由衷地替阿米尔高兴,独自跑去追风筝。然而,阿瑟夫一行人追到哈桑,逼他交出那只风筝,威胁哈桑安危,哈桑执意要为阿米尔带回风筝,最终被残忍伤害侮辱。与此同时说来讽刺的是,阿米尔在角落里看着这一幕发生,却因懦弱害怕和对哈桑的嫉妒,没有去阻止,默默地离开。也许阿米尔心里始终有一道防线:哈桑为奴,我为主。他们有着无法跨越的鸿沟。
追风筝的人
  之后阿米尔呢?他又是怎样做的呢?出于对哈桑的愧疚而想方设法远离哈桑,甚至逼走哈桑。这是阿米尔对哈桑所犯下的过错,这种背叛让人心生愤怒,也让我为哈桑而不平,但哈桑似乎没这么觉着,自始至终,对于阿米尔,他都是全心全意的付出,忠贞不渝的珍视,乃至献出真挚的友爱之心。两相比较,一个忠贞不渝,一个却是赤裸裸地背叛,如何能不让人心寒?

  几年之后,苏联入侵,阿米尔跟随父亲去了美国。以前幸福快乐的生活没有了,他们过得窘迫,可父亲仍是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在父亲的辛劳努力工作下,阿米尔顺利地完成了学业,开始工作,恋爱,结婚,直到父亲去世。阿米尔欺骗着自己,仿佛在这平淡的生活中他早已忘却过去的罪行。

  一通电话打破了平静。阿米尔得知哈桑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阿米尔决定回到阿富汗。因为“那有重新成为好人的路”。故乡的富饶美丽已不再,家乡喀布尔如今到处都是断壁残垣,街上都是尸体、乞丐和残疾人,人们为了给家人买吃地而卖掉自己的腿。阿米尔回到了孩童时候与哈桑刻下字的地方,“阿米尔和哈桑,是喀布尔的统治者”树上的字犹存,但哈桑已不在。哈桑在与塔利班对峙时丢了性命。站在这里,就好像和当初一样,哈桑支持着阿米尔,给他勇气。

  哈桑的儿子索拉博被一个塔利班头目带走,索拉博被戏装成女孩,为他们跳舞,像一个木偶人被牵着鼻子走,受尽屈辱。阿米尔找到头目,没想到头目就是拉塞夫,曾经侮辱哈桑的人。拉塞夫认出了阿米尔,然后就是一顿殴打,此时熟悉的一幕出现,索拉博用弹弓打瞎了拉塞夫,多么勇敢,阿米尔的幸运再次延续。终于这次不只是阿米尔的幸运,也是哈桑和他的儿子的幸运。后来叔侄俩顺利逃了出来。

  哈桑的声音在他耳边一次次响起:为你,千千万万遍。

  就像三十年前的哈桑保护主人一样,他的后代又以弱小之躯保护了阿米尔。应该说,阿米尔是幸福的,有这样一家几代人忠心耿耿地保护着他,他曾经的卑劣受到宽容,他的心灵得到救赎,他的良知被唤醒,他追到了在他心中悬浮已久的风筝:做人应该要宽厚无私,正直善良,勇敢果断。

  书的结局深情地写道:“我追。一个成年人在一群尖叫的孩子中奔跑。但我不在乎。我追,风拂过我的脸庞,我唇上挂着一个像潘杰希尔峡谷那样大大的微笑。我追。”

  回到现实,其实我们的生活很平淡,可能并不会面对与阿米尔类似的困境:犯一个羁绊自己一生的错误,为此感到遗憾,难堪,让我们为此耿耿于怀。也没有那么多和阿米尔一样有赎罪的机会。

  但是,我们也会有朋友,亲人,爱人。当他们全心全意对我们好的时候,我们应该觉得这是必然的吗?我们应该明知对方爱自己还伤害对方吗?不应该的。我们应该想的是如何珍惜眼前之人。而不是在自己犯错之后借口离开。

  也许很多人会说:我同样爱着他,也同样愿意尽我的一切力量去帮助实现他的愿望。但是真正沉下心来讲,当一件足以影响你们一生的事情发生时,你是否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放弃你那个最亲的人。

  我们往往会忽视那个默默在背后,但是却是永远对我们最好的人。觉得不用费力维持这种关系,而是敷衍对待他们,比如说我们的父母。

  回想以前,无数次为了一点小事跟父母闹脾气,难道我这样做的资本就仅仅是父母总是无条件地支持你。我们就是这样对待那些对自己全心全意而又别无他求的人的吗?虽然长大后可能会像阿米尔一样尽量弥补,而父母也像哈桑一样毫无怨言地接受,但是当初为什么要为了自己那个小小的风筝,而伤害最亲的人呢?

  无论怎样请记住,在追逐自己梦想的风筝的时候,不要踩着最亲的人去追,大可以一起携手并进。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