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2022开学第一课读后感1500字

admin2022-09-02 14:21:38.0读后感893

  2022年《开学第一课》9月1日20点在央视综合频道准时开讲。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立足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再出发的时间节点,聚焦喜迎党的二十大,以“奋斗成就梦想”为主题,分为“砥砺奋斗、接续奋斗、团结奋斗”三个篇章,以不同行业、不同领域新时代“奋斗者”的精彩讲述,让全国中小学生体悟当下的时代图景:这是一个属于奋斗者的时代,是为了美好生活不懈拼搏的时代。

  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冠军徐梦桃,讲述了战胜困难的秘籍。她在20年做了406张战术表,测算每一次跳跃,复盘每一个问题,分析每一种可能发生的情况。这406张预案战术表就是她不断突破自我的底气。

  冬奥会气象服务志愿者苏峻,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冰立方”场馆运行保障人员孙德远,礼仪服务志愿者刘啸腾,讲述精彩冬奥背后的故事。他们的每一份付出,都代表着中国的“冰雪之约”,代表着奥运强国之梦,也代表着不负重托、奋力前行的坚定信念。
开学第一课
  82岁的植物遗传育种学家谢华安院士,向同学们讲述了他的“金色种子故事”。他在外婆曾经想喝上一碗稀饭都是奢望时,就立志要“人人有一碗饭吃”。50年来,他扎根土地不断培育优质稻种,致力于让中国人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华文明探源专家王巍,以水稻这一“文明密码”为线索,从一万年前的一粒米到先民开拓一个国,追溯了中华农耕文明的源远流长,从相关的文物、遗址中梳理了一个颇为清晰的中华文明发展史。

  节目带领同学们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聆听三代务林人怎样经过60年的奋斗,一锹一铲地攻坚造林,在一片荒原上种植出了全球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绿色奇迹。

  在西双版纳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心,同学们了解到“象爸爸”们是如何救护亚洲象,又是怎样尽量保持野生象群本身的生态平衡,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图景。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队队长姚檀栋和他的队友们讲述了“巅峰科考”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青藏高原的独特地形地貌,它更是记录了千万年中国地理气候变迁的“历史档案”。

  首批舰载机飞行员、着舰指挥官戴兴,在节目中动情地向孩子们讲述他第一次在航母上起降、第一次着舰成功、第一次进入实战演训的故事,展现了几代海空雄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而努力奋斗的精神和情怀。

  “八一勋章”获得者钱七虎,“八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杜富国,也为同学们送上了寄语。

  节目还将课堂“搬到”了中国空间站的问天实验舱,通过AR技术1:1在演播厅现场还原实验舱。正在太空“出差”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也通过连线“来到”节目现场,三位航天员将带领同学们“云”参观问天实验舱。

  中国首位在太空漫步的女航天员王亚平也将和同学们分享从太空回到地球生活的独特体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在节目里回顾了一代代中国航天人用默默付出、团结奉献、拼搏奋斗让一个个中华远古神话变成现实的发展历程。

  一段段动人的故事,传递出清晰的价值导向:青少年应该从国家、民族、时代的坐标系中找到自己的志向,把个人的小梦想融入国家民族的大梦想,从先辈们的梦想延续到时代的梦想,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斗拼搏,不断前进。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创新采用“神奇教室+实景课堂”的形式,以数字新技术升级打造极具科技感、时代感的沉浸式课堂。

  节目中,无论是微距镜头展现水稻种子微观世界,延时拍摄再生稻动态生长,还原钻取冰芯、岩芯过程,还是现场让人叹为观止的歼-15模型模拟、1:1复原问天实验舱……

  广泛采用数字技术与节目内容地深度融合,不仅让孩子们大开眼界,更进一步激发想象力。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