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1200字

admin2022-08-14 15:29:41.0读后感401

  刘震云是河南老乡,每次听他讲话我都会觉得乡音亲切。从他身上,我能看到父辈的影子;从他的小说里,我似乎能读到沉默寡言的父辈的心理活动。

  小说《一句顶一万句》就是围绕着“说话”来讲故事的,以此来展现人们沟通的困境。

  主人公杨百顺自小与人“说不上话”,因此他不断找寻一句顶一万句的真言。杨百顺少年时与父亲隔阂,离家出走。为了生存,他做过各种各样的职业:拜师老曾学杀猪,去老蒋的染坊挑水,去竹页社破竹子,被调到县政府种菜……最后,入赘到寡妇吴香香门下,并改名为吴摩西。他曾经试图把结识的朋友都视为知己,可是他把别人当朋友,别人压根不把他当回事儿。与人相处不顺利,于是他把真心放在看似真诚无害的动物身上:在蒋家染坊挑水的日子,杨百顺自以为与老蒋的宠物猴子“真诚相待”,一时忘情,解开了猴子的锁链。没想到猴子也将其耍弄,一溜烟儿逃跑了。杨百顺终其一生,尝遍百味,都是想打破沟通的困境。
一句顶一万句
  除此之外,小说中大多数人物,在“说话”上也遭遇着困境:杨百顺的养女曹青娥也无人可“说”——“儿女在世上都不如意,让曹青娥有话无处说”;曹青娥的儿子牛爱国,结婚好多年,却与妻子无话可说;县长老史经常告诉吴摩西,“人在干东的时候,都在想西”;中医老胡的爹说,“好把的是病,猜不透的是人心”。也有说的顺畅的:县长小韩,整日吧嗒吧嗒说个不停,而他那“顺畅地说”却最终引来了祸事——被革职。能说,但没人愿意听,这种情况是很可悲的。另一种“说”会给人带来很多麻烦,人们大抵是以讹传讹。比如,杨百顺到何家杀猪时,一时意气用事,告诉老贺自己的师娘如何面上带笑、内心歹毒,没想到老贺告诉了老孔,而杨百顺的师娘,正是老孔的妹子。“话过了几道嘴,话味儿已经转了。杨百顺本来说的是师娘的不是,没说师父什么,但话传到师父耳朵里全是在埋怨师父”。牛爱国与好朋友冯文修也因几句话的分歧而决裂。那些话经过好几道嘴,传来传去,传到双方耳朵里时,皆成了刀子。牛爱国自己也不禁疑惑:“这些话自己说过吗?说过。是这个意思吗?是这个意思,但又不是这个意思”。不说不行,说也不行。无法“说”,没人“听”,人和人就只能在永恒的隔膜中生活下去。

  面对小说中极力渲染的沟通的困境,我时常陷入沉思。

  家乡的父辈大多讷于表达,不善言辞。我想这是数千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留下的烙印。面对土地,他们无需言语,只是埋头苦干;但他们胸中激荡着与土地一般厚重的感情。感情益厚重,言语益稀薄,“近乡情更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讲的都是这个道理。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面对土地的时间少了,面对人的时间多了,一下子发生这样的转变,于是,“无话可说”。

  我清晰地记得幼年时的某个场景。几位父辈亲戚来城里看望我奶奶。进门,敲门,门开了,“嬢,我来看你”,随后几个人在沙发上坐一排,喝水,抽烟,吃饭,一言不发。傍晚,毫无征兆的,“嬢,我们走了”,随后离去。

  小时候的我一直觉得他们坐在那里一言不发超级无聊,甚至很尴尬,但也不清楚为啥每年都要来,一次不落。可当我离家数年,再次想起那个场景时,我会感慨——虽然他们进屋之后一言不发,无聊尴尬,但那句“嬢,我来看你”便是杨百顺终生找寻的,那一句顶一万句的真言。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