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赏识你的孩子读书心得1600字

admin2022-08-13 14:37:03.0读书心得381

  整天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有时,我们因孩子的懂事而欣慰;有时,我们因孩子的调皮而苦恼……我该如何更好地去教育他们,和他们共同度过这美好的时光?暑假阅读了周弘老师的《赏识你的孩子》让我再一次感悟到教育的核心,那就是爱。

  周弘老师通过赏识教育让双耳失聪的女儿婷婷坚强快乐地成长,成为中国第一位聋哑大学生。这是一个教育的奇迹,从周弘老师的书中我悟懂了:赏识就是欣赏孩子、鼓励孩子、帮助孩子。因为当今的孩子是高自尊、高智慧,平时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多竖大拇指、少批评、少指责,即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应学会细心琢磨孩子,善意引导孩子,用心赏识孩子。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深刻指出:“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欣赏和赞美。”欣赏、赞美和鼓励便是助孩子飞向成功彼岸的翅膀。世上哪个父母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作为教师,最大的愿望莫过于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如果能让自己的学生有更美好的前程,我会不遗余力的努力,因为学生的成就就是自己的成就。赏识学生就是让他们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注意:
赏识你的孩子
  一、赏识要有一定的艺术性

  当学生取得成绩或受到挫折失败后,要用肯定、鼓励的语言进行赏识,如:“你真棒”“再试一次,你一定行”等。当孩子犯错时,批评性的语言要有艺术性,学生字没写好,不能简单粗暴地一句“太乱太脏,重写”,而是委婉的告诉学生:“如果字能写的大小一致,写错的地方擦干净就更好了”,既帮助学生找到了不足,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给了学生改错的信心。

  在表扬或鼓励学生时,有时我们还可以采用一些体态语进行赏识。比如摸摸孩子的头,拍拍孩子的肩,拉拉孩子的手,对孩子报以会心的微笑,送去一个赞赏的目光,都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安慰和鼓励。也可以采用贴红花、贴星星、插红等形式对孩子进行赏识,让孩子感到尊重、信任,会让他们充满信心。

  二、赏识要善于抓住学生闪光点

  赏识学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理解学生、相信学生,不断地鼓励表扬他们,对孩子要宽容、和善、有耐心,时刻不忘去赏识孩子,给予孩子希望。

  曾经有位家长在孩子报名时说对我说“我娃笨得很!”,我赶紧打住这位不会说话的家长的话:“不要再说孩子笨,你都这样说话,让我们后面怎么教孩子。”这个孩子就是学习基础差些,课堂上安安静静,从不主动回答问题。在元旦联欢会上,他改编、表演的小品获得了好评,让我对他刮目相看。我就不失时机地表扬他、鼓励他。此后课堂上他的眼睛里有了光,时不时会有精彩的见解,性格也活泼开朗了许多。多年后,有天放学他等在校门口,要添加我的微信,一米七几的高中大男孩,多么阳光自信!我一时不能把它和四五年级时的小不点联系起来了。不成想当初的鼓励,成了照亮他阴郁的心里的阳光。

  三、赏识要与随机教育相结合

  赏识教育主张对孩子多肯定、多鼓励、少批评,但不等于孩子犯了错不去批评,依然不断地赏识。赏识的实质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不怕失败。对有错误行为的孩子要及时指出错误,分析错误的动机原因随机教育。如当孩子犯了错误不承认时,可以暂时回避五分钟并告诉他们知错能改还是好孩子,给他们留下反省的余地和主动解决的机会。赏识与随机教育相结合可以使孩子在学会怎样做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再在成人的鼓励下继续努力。

  四、赏识不能过度

  不但要欣赏孩子,还有正确客观地认识孩子,了解孩子的身心需要,分析孩子的心理状态。若赏识不够,对孩子不屑一顾或训斥指责,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缺乏自信,表现懦弱或攻击行为,破罐破摔。反之,过度赏识,会导致孩子自满、自傲、任性,不能客观正确地评价自我,若稍遇坎坷变得一蹶不振。适当把握赏识力度,不同孩子赏识的程度不同。如胆子小呆板的孩子多肯定鼓励,少批评指责。对调皮、好动、表现较差的孩子要善于捕捉其闪光点,及时肯定鼓励,扬长避短。好孩子、任性的孩子适当赏识,多提新的更高的要求或多鼓励他克服任性的行为。

  有人说快乐是一瓶香水,把它喷到别人身上,自己也会沾到一点。那么赏识何尝不是如此呢?

  赏识就是爱,要赏识孩子,就要去爱孩,去相信孩子,去鼓励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美丽的花,我们只需潜心浇灌,耐心等待,静等花开!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