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书心得1500字

admin2022-12-29 15:19:57.0读书心得546

  《儿童的人格教育》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所著。阿德勒一生著作等身,但是他的几乎所有著作都有关同一个心理主题——自卑与超越。

  初识阿德勒还是在大学时期,在专业课老师的推荐下拜读了他的著作《自卑与超越》,那也算是我对阿德勒理论的一个启蒙。当时不解阿德勒为什么一直强调“自卑”“追求卓越”这样的思想,直到后来了解了阿德勒的生平,才恍然大悟,或者是——肃然起敬。

  阿德勒小时候非常不幸,从小患有佝偻病,体弱多病的他甚至被医生下过“死亡通知书”;4岁才学会走路,无法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上学期间因为数学不好被劝回家当修鞋匠;就这样在“模范哥哥”的对比下,周围同学的忽略下、老师的轻视下,使阿德勒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但正是这种自卑激发了阿德勒努力向上,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儿童的人格教育
  人生而自卑,只是程度不同。但是正是这种自卑感,使人产生了追求自身完美,克服补偿自卑的动力,阿德勒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这样的理论,同样基于“自卑与超越”思想的《儿童的人格教育》也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教育方向。

  对于儿童而言,由于其心理发展的不成熟,过度追求优越感会造成儿童性格的扭曲,因此,需要家长、老师对儿童的优越感加以引导。

  有的学生在父母和老师的期待下有可能会走偏,他们想超越别人,于是在努力超越中常常会有令人不解的执着和紧张,甚至发展成过度的野心。这种过度的野心,使学生产生无法快速达到目标的紧张感,一段时间内他暂且可以忍受,但时间一长,这种紧张感就会成为孩子过重的负担。如此以来,学生可能会花太多的时间在书本上,而且不参加课外活动。这些学生常常会回避其他问题,仅仅因为他们受到膨胀的雄心影响,只想在学校里面学习名列前茅。

  对于学生这样的发展,我想作为老师的我们都不会完全满意,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身心无法得到健康茁壮的成长。我们应该引导他们,不要花过多的时间在书本上,应该走出去呼吸外面的新鲜空气,去和朋友玩,去安排自己做其他的事情。

  当然也有的学生因为成绩不理想受到责罚与惩罚,长此以往他就会感到被人藐视和贬损,也会在某些方面感到自卑或者没有能力与别人竞争,许多学生就在这样令人沮丧的困难情况下放弃了努力与挣扎,从此一蹶不振。他们之所以放弃,是因为他们既没有理解自己真正的处境,也没有人向他们说明应该如何克服这种困难和问题,对于他们来说,继续努力奋斗是非常艰难的。

  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学生的某一特征,如“争强好胜”,来唤起那些勇气尚存的学生,激发他们对优越的追求。但是这种方法不适用于那些学业已临近危险线的孩子,过低的分数会使他们变得非常困惑,完全不知所措,而且会因此进入一种明显的愚蠢迟钝状态。这时,如果我们以一种温和、关爱和理解的方式来培养这些孩子,那么我们总会惊讶地发现,他们会发展现出一些我们未曾发觉的智力和能力。

  在现代文明中,人们总是习惯性地关注可见的成功,而不是去关注全面深入的教育;人们总是习惯于通过个人所取得的成就来判断他们,而不是通过他们迎接和战胜困难的准备情况来判断他们。

  我们知道,那种轻而易举就获得的成功非常容易消失,所以基于孩子的“自卑和超越”,一味“训练”他野心勃勃是没有益处的,相比之下,更重要的是锻炼孩子拥有勇敢、坚韧和自信的品质,试着去发现他努力向上的方式与节奏,建立一条自我的、可以通过获取自身优越感而建立的补偿自卑感的捷径。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