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3000字

admin2022-11-12 14:47:23.0读后感321

  夜静,书桌前一束柔和的光,照见今天晓颖送我的一本还未开封的书——《一个人的朝圣》。扫过封面,一位老人拄着拐杖,脚蹬帆船鞋,走在一条望不到尽头的路上。翻阅简介,此书是一名英国女剧作家蕾秋·乔伊斯之作,热销38个国家,发行500多万册,5年不衰,成为当时欧洲首席畅销小说,并入围2012年布克文学奖。

  “朝圣”二字从字面去理解,朝拜圣像。“比喻一项具有重大的道德或灵性意义的旅程或探寻……”那么一个人的朝圣,为了什么?要去哪里?朝拜什么人?我很想在书中找到答案,故迅速拆封,捧书一气呵成。小说由主要人物哈罗德、妻子莫琳、儿子戴维、好友奎妮及路遇之人贯穿其中。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用细腻的笔触,描述了一个木讷、内向、固执,但十分善良的退休老人哈罗德,为拯救曾经的同事、身患癌症面临死亡的奎妮,历经长途跋涉,用脚步和信念延长奎妮生命的故事。虽然生死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但这部小说当时会如此畅销,不仅是行走的力量,对生命的敬仰,还有蕾秋·乔伊斯刻画人物的高超水平。

  个人认为:这部小说的精明之处,在于把故事的疑惑留在了最后揭晓,巧妙地牵引读者跟着故事的主线追逐起因、过程、结果,使读者从中感悟朝圣途中的真善美,以及哈罗德拯救奎妮的同时也拯救了自己的深刻内涵。

  让我们一起走近故事。故事中的主角哈罗德,从小失去母爱及父亲的关怀,性格内向孤僻,既无朋友,也无敌人,作为一家啤酒厂的销售代表,默默无闻干了四十多年,没有升迁,也无建树,退休后定居英国乡间,生活看似平静,但夫妻关系因儿子的自杀貌合神离,彼此不能走进内心深处,痛苦度日,年复一年。

  一天早晨,哈罗德突然收到一封来自远方临终关怀疗养院的信,是原在啤酒厂搞财务工作,二十几年都没有见面的老友奎妮写来的。“亲爱的哈罗德:这封信也许会让你小吃一惊。我知道我们已经很久没见了,但最近常常不自觉地想起过去。今年我做了一个手术,切除了肿瘤,但癌细胞已经扩散,没有什么可以做的了。我现在很平静,很舒服,但还是想谢谢你多年前的友谊。请代我问候你的夫人。我还十分想念可爱的小戴维呢。祝一切安好。”奎妮的来信,让哈罗德很伤感,想起了他与奎妮一起工作时配合默契的快乐时光,想起她一直用女人温柔善良的特性关心着他及家人,想起她不辞而别从此杳无音信……不禁潸然泪下。他立即执笔回信一封。“亲爱的奎妮:谢谢你的来信。听到这个消息我真的很抱歉。祝好,哈罗德。”简单的二句话,显得苍白无力,但道出了哈罗德的心声。
一个人的朝圣
  他拿着信与妻子莫琳打了声招呼走出家门,准备找个邮筒投递,但五味杂存的心理,导致他走过几个邮筒都没有把那封信投出去。然而在途中的一个加油站,哈罗德与一个女孩相遇,他们之间的对话,改变了他此后的行动轨迹。哈罗德毫无顾忌地将奎妮得癌症的事情向女孩提及,女孩听罢一言即出,“你总要积极点。”哈罗德一脸茫然,“积极点?”女孩又说:“你一定要有信念。不能光靠吃药什么的。你一定要相信那个人能好起来。人的大脑里有太多的东西我们不明白,但是你想想,如果有信念,你就一定能把事情做成。”这听似简单,但坚毅笃定的直白,让木讷的哈罗德茅塞顿开,立即把这里定为朝圣的起点。他敬畏地看着这个女孩,仿佛看见她站在一团光的中央,全身都散发着爱的光芒。

  信念,这个平凡的词语,在接到奎妮的信后出现,使哈罗德感觉太对了,他的心中已有了方向和目标,无论路途有多么遥远,一定要徒步走到奎妮所在的临终关怀疗养院去看她,叫她等着他。哈罗德快步走到电话亭,按照奎妮来信上留的电话号码拨过去,但接电话的人不是奎妮,对方的一声叹息,叹出了一股寒气。难道奎妮死了?还好,对方说奎妮正在睡觉,哈罗德心中的石头落了下来。他郑重地向对方做出承诺:“请你告诉奎妮,我正在去看她的路上,她只要等着就好。因为我会来救她,知道吗?我会走过去,而她一定要好好活着。我现在马上出发,只要我一天还在走,她一天就要活着。”随后,哈罗德又给妻子莫琳去了个电话:“我会走路去看奎妮,她会活下来,我会治好她的癌症。”挂上电话,他果断地抽出给奎妮写的还没寄出的那封信,在后面匆匆加了一句“等我。H”,在附近找到一个邮筒投了进去,如释重负。

  哈罗德的临时决定非常仓促,他一点儿物资准备都没有,连手机都忘了带,即将面临的是道路、农田、森林、河流、旷野、荒原……没有深思熟虑,也无须理智思考,只有信念坚定着哈罗德的意志。他穿着不太跟脚的帆船鞋,一步步挪动向前的步子,时有风餐露宿,衣冠不整也无所顾忌。鞋子破了,修补后再穿,脚走出了血泡,刺破了敷上药膏,缠上纱布继续走,意志和信念给了他无穷的力量。

  哈罗德从英国的最西南走到最东北,横跨整个英格兰。历经87天,6百多英里,只凭一个信念,只要他走,奎妮就会活下去。朝圣的路上,他由奎妮想到了自己,错过了好多事情,一些人,一些机会。想到了与儿子戴维交流甚少产生隔阂,导致儿子抑郁自杀。他把儿子的死,归咎于自己疏于关爱和主动与他沟通,从此活在罪恶之中。想到了怨恨他、被他辜负了的妻子,想到了嗜酒成性,不管不问他的父亲,想到了他小时候,母亲抛弃他离家出走的情景,想到了唯一的朋友奎妮真挚的友情,也要即将失去……无奈和自责重重地压在他的心上,好似背负着沉重的罪恶感无法解脱。他拒绝任何交通工具执意步行,就是想通过步行这种苦行的方式惩罚解脱自己,走出背负的阴暗,走进奎妮住进的疗养院。

  由此可见,背负的东西太多,就急需找到一个卸下包袱的理由,看来朝圣之路也是哈罗德心灵的救赎之旅。因为“当他脚步迈开的那一刻起,与他旅程并行的,是他穿越时光的另一场内心之旅。这趟旅程经过自我,走过现代社会百态,跨越时间和地理风景,敞开自己伤痕累累的心,让世界走进来,让生命重新发光。”哈罗德已不需用英里丈量他走过多少路,而是刻骨铭心的回忆,一段又一段的留在了路上。原以为痛苦再也不能够解脱,但坚冰却在朝圣路上慢慢融化,得以释放。哈罗德千里跋涉的醒悟和身体上的折磨,让他意识到了亲情、友情的珍贵和重要,致使他感情回暖,每到一处,都会主动给妻子莫琳打个电话,报个平安,并不忘给妻子和奎妮买件小礼物,寄张明信片。

  当哈罗德走进疗养院,来到昔日老友奎妮的病床前,情况很糟,癌细胞的扩散,已把她折磨的不成人样,舌头病变被取掉不能说话,难怪没有接听哈罗德的电话。几根银丝残留头顶,畸形的脸部吊着个硕大的肿瘤,导致她连转动头部都需要人帮忙。哈罗德轻声呼唤着奎妮的名字,“奎妮用唯一睁着的眼睛朝他眨了眨,眼角滑下一滴晶莹的泪水,一下子落到枕头上。”“你收到我的信和明信片了吗?”哈罗德边问边把朝圣途中给她买的小礼物从包里拿出来。此刻的奎妮面对那些小礼物已毫无兴趣,唯有眼里流露出对老友的顾盼和感激。他们彼此之间都没有失信,等待后的重逢虽相对无言,但已心领意会。

  妻子莫琳在等待及关注哈罗德朝圣的过程中,触发了对爱的全新领悟和对自我的重新认识,并对痛苦的过往逐一进行了审视。她冲破虚伪的自己,主动来到哈罗德的身边,与哈罗德言归于好,来送奎妮最后一程,并向哈罗德解释了奎妮离开啤酒厂的真正原因,让蒙在鼓里的哈罗德明白了事情的真相。

  一天晚上,失去儿子过度悲伤的哈罗德酒醉闯进了老板的办公室,砸坏了老板母亲的遗物却全然不知,这下惹怒了老板。是善良的奎妮挺身而出,告知老板是自己不小心所为,替哈罗德背了黑锅,谁知老板报复心很强,当即解聘了奎妮。奎妮走之前去向哈罗德告别,碰巧他不在家,奎妮就将背黑锅的实情告知了莫琳。然而莫琳由于儿子抑郁自杀对哈罗德心存怨恨,对温柔善良的奎妮关心安慰哈罗德心存嫉恨,故将这件事隐瞒了下来。这一隐瞒就是二十几年。莫琳真诚地向哈罗德坦白了自己做过的所有后悔不已的事情。哈罗德说他也一样。“大家都以为我徒步是因为多年前我与奎妮有一段罗曼史,但那不是事实。我走这条路,是因为她救了我,而我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谢谢。”夫妻之间敞开心扉,突破了情感的藩篱,让压在心头二十几年的心结、积怨得以解开。

  作家蕾秋·乔伊斯用温柔智慧的妙笔,把书中的人物心理刻画的细致入微、生动,运用了大量的铺垫暗示,将现实的朝圣之路与回忆中的反思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期间穿插的莫琳这一人物的成长与变化,在故事的高潮之处令人欣慰,着实让我感动了一番。

  奎妮走了,走得很安详。“修女们的声音响起,编织成歌,有那么一个美丽的、稍纵即逝的瞬间,悠扬的天籁让她的身体充满了欢欣。”

  一个悲伤的身影坐在海边的长椅上,望着海发呆。莫琳走向那张椅子,坐在哈罗德的身边,握住他的手。一阵哭诉声飘然而至:“她是那么好的人,她总是想帮忙。我每次开车载她,她都为回家的路程准备一些贴心的东西。她经常问起儿子戴维……”“放下,才是最好的补赎。”莫琳一句轻声耳语,宽慰着哈罗德的心。

  人性本善,故事的结局正向、鲜活,哈罗德和莫琳经过朝圣之旅和心灵的洗礼,再一次牵手站在海边,发出久未的欢声。此刻,我的眼里盈满了泪水,为奎妮,更为哈罗德和莫琳。

  掩卷之余,我在想,读过这本书的读者肯定都会产生共鸣: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我想要去干什么,我希望家人得到什么,自己曾经做错过什么,现在和以后该怎么做。感谢蕾秋·乔伊斯,让我陪伴哈罗德走完了朝圣之路,度过了一个安宁祥和的不眠之夜!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