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童年读书感悟500字

admin2025-11-13 14:44:39.0读后感2

  近期,我满怀热忱地读完了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之一的《童年》。合卷之后,内心久久无法平静,万千感触如潮水般在心头奔涌。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三部曲开篇之作,它以主人公阿廖沙(高尔基乳名)三岁至十岁的童年生活为线索,生动且深刻地为读者描摹出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鲜活的生活图景。
童年
  阿廖沙三岁丧父后,随母亲投奔外祖父卡什林——一个濒临破产的小染坊主。外祖父贪婪暴躁、自私自利,两个舅舅也粗野且充满私欲。外祖父时常凶狠地殴打外祖母和孩子们,舅舅们则为了家产不断引发家族冲突,甚至大打出手。就在这样的黑暗环境中,阿廖沙的生命里却闪耀着几束光芒:外祖母、小茨冈、“好事情”等。外祖母常讲的民间故事饱含对善良与光明的永恒追求,与外祖父的贪婪暴躁形成鲜明对比;小茨冈乐观善良,即便手被打肿仍坚持保护阿廖沙。这部作品极具深意,它给予我的启发良多。一方面,它是一幅沙俄时期底层人民贫穷与压迫的社会写照;另一方面,它对人性的探索也让我印象深刻。

  高尔基在苦难中成长,生存环境的残酷与精神上的压迫从未将他击垮,他如同一棵坚韧不拔的青松,始终坚守着善良的本心。他在逆境中突围的精神,恰似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炬,令我由衷敬佩。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