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磊相信读后感1000字
初读蔡磊的《相信》,便被这个用生命书写的真实故事深深震撼。他曾是从河南贫寒家庭走出的中央财经大学学子,从基层一路奋斗成为京东副总裁,开创了中国电子发票的先河。然而,正值人生巅峰的壮年时期,他被诊断出患有“渐冻症”——一种目前医学尚未攻克的绝症。面对这样的命运重击,大多数人可能会选择消沉放弃,但蔡磊却选择了“相信”。他搭建起全球最大的渐冻症科研平台,推动10条药物管线同步进入临床试验,甚至说服上千名病友一起捐献遗体供科研使用。如今的他几乎全身瘫痪,却仍每天工作十余小时,借助眼控仪继续着他“破冰”的事业。
合上书页,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人生路上,我们都曾经历过顺境的眷顾,那如同搭乘快速上升的电梯,轻松抵达新的高度。但人生的常态是起伏交错,当前路从“电梯”变为“逆旅”,我们必须学会在陡坡上独自攀登。当命运的转折来临,我们是否还能提起那口“真气”,在绝境中为自己开辟一条向上的路?

求学时,我最不喜欢做作业,小组合作更是能避则避,常推给他人。结果自然有好有坏。老师曾语重心长地对我说:“隔岸观火不如躬身入局。”当时不解其意,但在我读到蔡磊听说自己得了绝症之后,从拒绝接受到转而思考自己能为渐冻症患者做些什么的心路历程时,突然明白了这句话的真谛——任何改变的第一步,都是思想上的“躬身入局”。
企业经营同样会遭遇类似“渐冻症”的困境:传统业务增长乏力,新兴领域开拓艰难,有时真感觉被无形的力量“冻结”了前进的脚步。但蔡磊的故事启示我,真正的束缚并非来自外部条件,而是内心的放弃。去年,我在子公司传统业务清算工作中遭遇重重挑战:应收账款回款滞后、税务检查周期漫长、银行销户程序繁琐,清算工作一度陷入停滞。正是蔡磊的那句“不是有希望才努力,而是努力了才有希望”点醒了我。团队深入当地,一个个部门沟通,一个个环节打通,最终在年底最后一个工作日完成了全面清算。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改变的第二步是“相信”——正是这份信念让我突破了看似不可能的困局。
当前,受宏观环境影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我们不可避免地要承受周期带来的阵痛与迷茫。但蔡磊的故事如同一盏明灯: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其长度,而在于其厚度。或许我们的业务正经历寒冬,但我们依然可以像蔡磊那样,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好每一件小事,服务好每一个客户,优化每一个流程。这种日积月累的“厚度”,终将凝聚成穿越寒冬的力量。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或许无法选择遭遇什么样的困境,但我们可以选择以什么样的姿态面对。蔡磊用他燃烧的生命告诉我们:即使身处至暗时刻,我们依然可以做那个点亮希望之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