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红岩》读书笔记1000字左右

admin2025-10-23 14:00:00.0读书笔记5

  “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人的意志是钢铁!”第一次读《红岩》是我读书时的“任务”,再一次翻开《红岩》还是因为读书“任务”,不过这次,我是陪读,《红岩》被定为七年级暑期必读书目。

  这次陪读,是一场跨越时代的对话,也是一次家庭内部的精神接力。如今女儿已经八年级了,基本可以独自完成原著阅读,我原以为她只是“大致翻翻”,没想到她却被内容牢牢吸住,一口气读到夜深。当她问我:“妈妈,你说小萝卜头那么小,怎么他就不怕黑?”那一刻,我知道,书里的光已经照进了她的世界。

  女儿把“小萝卜头”当成有血有肉的小朋友,而非书本里的没有温度的文字。会心疼他没糖吃、羡慕他有“蝴蝶”标本,更气愤他最后“被敌人杀死”。我没有着急让她理解“革命”“牺牲”这些大词,只让她把阅读感受记录下来,我签字时,看她写道:“他不怕黑,是因为心里有太阳。”我想,这便是十几岁孩子所理解的信仰了。
红岩
  “竹签子是竹子做的,但共产党人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深夜,合上《红岩》,江姐的这句话仿佛还在我耳边回响。窗外灯火通明,我坐在温暖的房间里,却仿佛还能感受到渣滓洞那阴冷潮湿的牢房,看到那面用被单做成的五星红旗在黑暗中飘扬。

  说实话,第一次读《红岩》时,我觉得它就是一本讲述革命历史的书。但随着再次深入的陪读经历,让我感受到《红岩》讲述的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超越时代的精神力量。而江姐、许云峰、成岗、刘思扬……这些名字也不再只是课本上的符号,他们也曾年轻,也有家人朋友,也会害怕疼痛,但他们选择了一条最艰难的路——为了信念,为了更多人的幸福,甘愿牺牲自己。

  当读到江姐被钉竹签的场景时,我下意识地握紧了自己的手指。书上说“人们感到连心的痛苦,就像竹签钉在每一个人的心上…”是啊,我们不小心弄伤手指,那种钻心的疼都让人整夜难眠,可江姐承受的,是十指连心的酷刑,她却始终不曾出卖同志。还有许云峰在牺牲前说:"死亡,对于一个革命者,是多么无用的威胁。"这句话深深也震撼着我,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很难想象为了信念可以如此坦然面对死亡。

  在最黑暗、最无望的地方,革命前辈们用被面、用草纸、用他们所能用到的一切物品,一针一线地绣出了他们心中的希望。他们甚至不知道真正的国旗长什么样子,但那份对新中国的憧憬,让他们在绝境中依然满怀希望。

  如今,七十多年过去了,渣滓洞的铁窗早已成为历史,但红岩精神却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新时代的我们,虽然不需要像革命先烈那样面对生死考验,但我们面临着属于这个时代的挑战:如何在物质丰富的今天保持精神的富足?如何在诱惑众多的环境中坚守初心?如何在个人主义盛行的时代懂得奉献与担当?这些问题,《红岩》都给出了答案——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信念、勇气、担当永远是人生最美的底色。愿我们都能成为自己人生的"江姐",在各自的"战场"上,活出属于这个时代的英雄主义。

1 2